當固定圓與滾動圓的半徑之比 k 是一個正整數時,所得的內、外擺線都是封閉曲線,而且曲線沒有與本身相交(在內擺線的情形中必須設 k>2),所以,我們可以討論此曲線所圍區域的面積。
設內擺線 C 的滾動圓的半徑為 a,固定圓的半徑為 ka,k>2,而內擺線 C 所圍區域的面積為 A。設內擺線 C 的漸屈線為 E,因為漸屈線 E 是內擺線 C 的 倍,所以漸屈線 E 所圍區域的面積為
。因為內擺線 C 所圍的區域包含在漸屈線 E 所圍的區域之內(見圖十五),所以,我們知道內擺線 C 與其漸屈線 E 間的區域面積為
。
因為內擺線 C 與漸屈線 E 間的區域被固定圓分成兩部分,所以,我們只需證明漸屈線 C 與固定圓間的面積等於內擺線 C 與漸屈線 E 間的面積的
倍,則可得
由此即得
。
最後,我們要交待前段所提的比值。在圖十四中,因為點 P 在內擺線 C 上,而直線 PQQ' 是過 P 的切線,同時過 P 的法線與漸屈線 E 相切於 N,所以鄉雨可知 與 相似,由此可得
上述後一等式可以解釋成:由漸屈線 E 上每個點至內擺線 C 的「垂直」線段,部被固定圓截出比值占 k:(2k-2) 的一線段。由於比值是一個常數,所以,就像三角形被與其底邊平行的直線所截的情形,
我們可以下結論說:漸屈線 E 與固定圓間的面積,等於內擺線 C 與漸屈線 E 間的面積的
倍。這個結論利用微積分的方法可以作嚴密的證明。
習題:設外擺線 C 的滾動圓的半徑為 a、固定圓的半徑為 ka,其中 k 是任意正整數,試證 C 所圍區域的面積為
。
(提示:內擺線情形中的比值
,在外擺線中應改為
)
許多我們所熟知的曲線,都是內(次)擺線或外(次)擺線的特殊情形,像圓、橢圓、心臟線、蚶線、玫瑰線、星形線等,這些曲線除了做為內、外(次)擺線的特殊例子之外,更有它們本身的有趣性質,在本文之後的其他文章中,將會介紹這些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