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頁 12345678910 次頁

點有多大 (第 5 頁)

蔡聰明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科學月刊第二十六卷第八期、第九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對外搜尋關鍵字
 
解析幾何

當托勒密 (Ptolemy) 國王問學於歐氏:「學幾何有沒有捷徑?」歐氏回答說:

在幾何學之中,並沒有皇家大道。 (There is no royal road in geometry.)

兩千年來幾何都沒有什麼進展,一直等到十七世紀笛卡兒(Descartes, 1596∼1650)與費瑪(Fermat, 1601∼1665)獨立地發明解析幾何,才被譽為找到了「幾何的皇家大道」。

歐氏之後,大家都接受:點的長度為 0,直線由點所組成的並且是連續的。雖然我們無法由點的長度累積出線段的長度,但是在常識上每個人對線段都有直觀的長度概念,因此並不煩惱。

解析幾何利用坐標系將「連續的直線」與「直觀的實數系」等同起來,進一步將平面上的點跟數對 (x,y) 對應起來,使得方程式 f(x,y)=0 與幾何圖形可以互相轉化,溝通了代數學與幾何學。從此,代數的工於計算與幾何的富於直觀,達到「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境界,數與形又合一。

解析幾何一方面解放了歐氏幾何,另一方面又為微積分的發明舖路。另一個重要意義是,人們辦到了古希臘哲學家辦不到的事情,給人增添無比的信心。笛卡兒說:

當我領悟到可以將一條直線、一條曲線表成方程式時,讓我感受到美如《伊里亞特》(Iliad,為荷馬所作之史詩)。當我看見這個方程式在我的手中解出來時,綻放出無窮的真理,光耀奪目、毫無可疑、永恆美麗,我相信我擁有了一把可以進入每一個神秘之門的鑰匙。

這種信心的普遍根植,在十七世紀後半葉完成了數學與物理學的革命。

   

上頁 12345678910 次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石莉君 / 校對:康明軒 / 繪圖:張琇惠;簡立欣 最後修改日期:2/1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