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頁 12345678 已在最後一頁

談分析與綜合法 (第 8 頁)

蔡聰明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科學月刊二十五卷十一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對外搜尋關鍵字
 
科學或數學有沒有發現的理路?

一個公式、定理、定律或科學理論的建立,通常都是由問題出發, 然後經歷兩個階段的發展:

(1)先有猜測與發現的階段(the context of discovery);
(2)接著才有檢驗(證明或否證)的階段(the context of justification)。

在這兩個階段中,分析與綜合法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由於第一階段的猜測與發現過程太複雜多變化,無法明確地述說, 所以通常教科書都略掉不提,而只展示第二階段的成品。 我們只能泛泛地說:猜測與發現是在問題的引導下,利用分析、 歸納、試誤、局部推演、類推、直觀洞悟而得到的。 費若本(Feyerabend)甚至主張“Anything goes”(任何方法都行),也有人乾脆說「創造是不能言說的」。 至於第二階段,由於側重於知識的鞏固,故採用綜合法和演繹法, 此時邏輯推理與論證是主角。創造雖然沒有「邏輯橋」 (logical bridge)可走,也沒有「機械規則」 (mechanical rule)可循,但是波利亞(Polya)與拉卡托斯(Lakatos) 卻認為有「猜測式的推理」(plausible reasoning)與「啟發術」(heuristics), 他們努力提倡並且身體力行之。他們要探索數學發現的理路(The logic of mathematical discovery),這在數學教育上起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 Lakatos, I. :〈The method of analysis and synthesis〉, in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epistemology, Cambridge Univ.press, 1980.
2. Holton, G. : 〈Analysis and Synthesis as methodological themata〉, in the scientific imagination: case studies, Cambridge Univ. press, 1978.
3. Feyerabend, P. :《Against Method, Verso Edition》,1984.
4. Wertheimer, M. : 《Productive Thinking》, The Univ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82.
5. Boyer, C.B. : 《History of Analytic Geometry》. Mack Printing Co., 1956.
6. Lakatos, I. : 《Proof and refutation, the logic of mathematical discovery》, Cambridge Univ. press,1983.
7. Szabo, A. : 《The Beginnings of Greek Mathematics》, Reidel, 1978.
8. Baron, M.E. :《 The Origins of the infinitesimal calculus》, Dover,1987.
9. Hintikka, J. and Remes, U. :〈 The method of Analysis, its geometrical origin and its general significance〉,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74.
10.蔡聰明〈蘋果樹下的沉思與悟道〉 《科學月刊》25卷7、8期 1994

   

上頁 12345678 已在最後一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洪瑛 / 繪圖:簡立欣 最後修改日期:2/1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