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史話 (第 7 頁) 曹亮吉
|
.原載於科學月刊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對外搜尋關鍵字 |
動態窮盡法雖然使求積進了一大步,可是繁複的步驟以及求和、求極限的困難,都限制了它的應用範圈。而微積分基本定理的發現,不但使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求積與求變化率緊密相連,而且使求積的方法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基本定理的要義之一,就是說求積是求變化率的反運算,所以會求變化率就能解決許多求積的問題,而微分學經有系統的發展後。求變化率的計算變成遠較求積簡單的一種運算。 在牛頓、萊布尼茲以前,對微分、積分最有貢獻的大概要算費瑪了,可惜他未能體會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而牛頓的老師巴婁(I. Barrow, 1630∼1677)雖然知道兩者之間有互逆的關係,但他不能體會此種關係的意義,其原因之一就是求導數還沒有一套有系統的計算方法。古希臘平面幾何的成功,予西方數學非常深遠的影響,一般認為,唯有幾何的論證方法才是嚴格的,才是真正的數學,代數也不過是輔助的工具而已。直到笛卡兒及費瑪倡導以代數的方法研究幾何的問題。這種態度才漸有轉變。可是一方面幾何思維方式深植人心,而另一方面代數方法仍然未臻成熟,實數系統遲遲未能建立,所以許多數學家仍然固守幾何陣營而不能有有效的計算方法,如巴婁就是。牛頓雖然背叛了他老師的純幾何觀點,發展了有效的微分方法,可是他的方法遲遲未敢發展。雖然他用了微積分的技巧,由萬有引力及運動定律出發說明了他的宇宙體系,但為了害怕時人的批評,在他1687年的巨著《Principia》中,卻把微積分的痕跡抹去,而仍以古典的幾何論證方式論述。
|
把微分學從求速度及作切線,轉變成求一般變化率的要首推牛頓。他的微分方法的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以他的三本有關微積分的書為代表。第一本《論分析》(De Analysi),於1669年在其朋友間開始流傳,但直到1711年才出版。在《論分析》中,他用的方法和費瑪的類似,屬於無窮小方法。他假設某曲線 y=f(x) 下的面積 z 和 x 的關係為 z=axm(m為分數)(見圖十四)。如果 x 增加了無窮小量 o(這是牛頓用的符號,不是零),則面積增加了 oy,所以 z+oy=a(x+o)m。右邊以二項級數展開得 z+oy = ,消去 z=axm,再去掉 o,則得 , 再去掉 o,得 y=amxm-1。
在這個過程中,牛頓不但給了有系統的微分方法,而且證明了求積可以從變化率著手──微積分基本定理。譬如令 ,則面積為 ()的曲線是 y=xm-1;反過來說,即曲線 y=xm-1 下的面積為 。牛頓利用微積分基本定理以及無窮級數,求得許多面積及許多求和(可以化為求面積)的問題。
|
牛頓的第二本書《流數法與無窮級數》(Methodus Fluxionum et Serierum Infinitarum),成書於1671年,但直到1736年才出版。他認為「變數」(現代的用語)是隨時間而變動的,而不是由無窮小量所組成的。這種變數 x, y,……稱為「流」(fluent),而其變化率 , ,……則稱為「流數」(fluxion)。如果 o 是時間的無窮小變化量,則 、 是 x、y 的無窮小變化量。如果 x 和 y 有 y=axm 的關係,則 。以下的做法和第一種方法一樣,而得 。若要求 y 對 x 而言的變化率,則以 除以 可得變化率 = amxm-1。 流數法和第一種方法形式上並沒有什麼差別,而觀念基本上仍然持無窮小看法,但「流」比靜態的無窮小量較具有動態的意義。
|
牛頓的第三本書《曲線求積法》(Tractatus de Quadratura Curvarum),成書於1676年,但直到1704年才出版。在這本書中他的做法就是現代的極限方法,但他的極限觀念並不成熟,譬如他不以為極限值是個數,而認為是個「最後」的比值。 雖然牛頓引進了極限方法求變化率,但他並不是極限方法的熱心倡導者。做為自然科學家,他只要能有效地求得變化率,並不在乎求法的邏輯嚴謹。所以有時他用極限方法,有時又回到流數法;有時甚至忘了把流數 、 乘以時間的無窮小變化量 o,來表 x 與 y 的無窮小變化量。而仍以變化率 、 表示變化量。他的從者更是搞不清,甚至認為流數就是無窮小變量,而把它和萊布尼茲的無窮小量「微分式」(differential) 搞混在一起。
|
萊布尼茲的微分法是以微分式起家的。在他之前,許多人都利用類似§5圖十二中「三角形」PRP1;P1 和 T1 (或三角形 PRT1;P1 和 T1 在無窮小微分法中總是被看成一點)的特有性質。萊布尼茲注意到求斜率實際上就是求「三角形」PRP1 的兩邊 P1R 及 PR 之比。這兩邊分別是 y 軸方向及 x 軸方向的無窮小變量,分別以 dy 及dx 表之,而有斜率 。 既然斜率是兩量之比,為了捨棄無窮小量的神秘性,可把 dx 定義做 x 軸方向的任何變量(不是無窮小),而 dy 就隨著 y 與 x 之間的關係而定義成為(斜率)× dx。這樣 dx、 dy 都是平常的量,而且 還是等於斜率。事實上、萊布尼茲就是這樣定義 dx 和 dy 的,而現代的微積分也是這樣定義的。可是斜率要先有明確的定義後,這樣定義 dx 和 dy 的方法才有意義。但萊布尼茲剛好相反,沒明確地定義斜率就有了 dx 及 dy,然後為了要得到斜率,他還是得把 dy、dx 看成無窮小量,而以其比值為斜率。 因此,在萊布尼茲的著作中,dx、dy 實際上還是脫離不了無窮小量的神秘色彩,這和現代先有斜率(導數)後有普通變量 dx、dy 的看法完全不同。無論是怎樣的看法,dx、dy 都稱為微分式。 萊布尼茲怎樣處理 dx 和 dy,而得到微分式的公式呢? 首先,他考慮兩個變數 x1、x2,而求其乘積的微分式 d(x1x2) 與 dx1、dx2 之間的關係。他猜了一陣子,最後給他猜對了:d(x1x2) = x2dx1 + x1dx2。(用現代的微分式觀點,這個式子是對的。)上式中,如果令 x= x1 =x2,y=x2,則 dy= d(xx) = xdx + xdx = 2xdx,所以斜率 = ,這是對的。一般假設 dxm-1 = (m-1)xm-2dx 是對的(m-1 為正整數),則當 y=xm 時, dy = dxm = d(xxm-1) = xm-1dx+ xdxm-1 =xm-1 dx+ x(m-1) xm-2 dx = mxm-1 dx。 所以由歸納法可得:若 m 為正整數,y=xm,則 dy = mxm-1 dx,而斜率 = 。 同樣地,他先猜出 與 dx1、dx2 之間的關係是 ,然後導出當 m 為負整數時,y=xm 的微分式也是 dy=mxm-1dx。更進一步他沒經證明就大膽地說:不論 m 為任何分數,上式總是對的。
|
萊布尼茲微分式的關鍵之一,在 d(x1x2) = x2 dx1 + x2 dx2。 這是怎麼得到的呢?d(x1 x2) 表量 x1x2 的變量,這個變量是因 x1 變成 x1 + dx1,x2 變成 x2 + dx2 而產生的,所以 d(x1 x2) 應該等於 (x1 + dx1) (x2 + dx2 ) - x1 x2 = x2dx1 + x1dx2 + dx1dx2。 現在非得假定 dx1 , dx2 為無窮小變量了。在此假定下,dx1 dx2 比 dx1 或 dx2 都要小得多,所以可以略去不計,而得 d(x1 x2) = x2dx1 + x1dx2。 萊布尼茲用無窮小的方法求得很多公式,譬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微分式等。他把積分看成無窮小的和,也知道微積分基本定理,而且更將微分及積分的運算性質和公式做個總整理。而使微積分學變成一套有系統的學問。他的微積分符號非常方便,不久就取代了牛頓的符號,直到現在還是獨他一家,別無分號。 雖然萊布尼茲的論證不嚴格,但他的觀察非常敏銳,知道怎樣的公式才是對的,又設計一套非常方便的符號及運算方法,所以他對微積分的貢獻非常大。其不嚴格處,則有待極限方法的引入後,先定義導數再定義微分式這種方法來補足。 微積分學在牛頓及萊布尼茲手中以嶄新的姿態出現,也在他們的手中發揮了解釋自然現象的最大功效。這方面的貢獻,毫無疑問地。要把牛頓放在第一把交椅上。有了微積分這種犀利的工具,牛頓用他的萬有引力定律及三大運動定律,解釋星球的運行、物體在媒介(如空氣、水等)中的運動;決定星球的密度、地球的偏扁率、行星的日長;解釋並決定地軸旋轉的週期、潮汐的成因與高度等等。 牛頓的後人繼續操著微積分這把牛刀,披荊斬棘,把人類的科技文明帶向空前未有的高度。
|
|
|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 或 寫信 給我們。) |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
編輯:楊佳芳 / 校對:楊佳芳 / 繪圖:張琇惠 | 最後修改日期:2/17/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