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
.原載於科學月刊第二十七卷第五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 ||
瓦里斯公式及其相關的結果
蔡聰明 |
從問題出發,經過探尋,得到發現或猜測,最後再提出證明,有這整個過程, 求知活動才算完全。 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第一卷的公理3是說: 以任意點與距離可以描繪一個圓。
點與距離分別就是圓心與半徑,參見圖一。古希臘人認為圓是最美麗的平面圖形。它有兩個重要的幾何量:圓周的長與圓的面積。探求它們,就形成了早期數學的發源地之一。為了求算圓的面積,瓦里斯(J. Wallis, 1616∼1703)利用直觀的類推、歸納、推廣、試誤、插值等方法,在1665年發現了今日所謂的瓦里斯公式:
請見參考資料1《瓦理斯尋 π 的發現理路》。 本文我們要來證明瓦里斯公式。有了發現過程,要證明就差不多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我們順便要介紹瓦里斯公式周邊一些有趣結果,這些都是屬於古典分析學裡晶瑩亮麗的小珍珠。
最常見的證明方法是由積分 切入。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根源還是來自於瓦里斯的探尋過程。 為了求 ,瓦里斯考慮廣泛的幾種積分:
利用列表,找規律以及插值法,並且對於積分
猜得漸降式 最後才推出瓦里斯公式(1),請見參考資料1。 這是瓦里斯在微分法及積分技巧還未出現以前所做的工作。有了微積分之後,直接由(2)式出發,利用積分技巧(分部積分與變數變換),就可以嚴格地推導出瓦里斯公式。
因為 對 n 是遞增的,由實數系完備性知,極限 存在。 又因為當 ,(4)式兩端的極限值相等,故由夾擠原則就得證
這就是通常微積分教科書從 出發,以證明瓦里斯公式的緣由。為什麼不考慮 呢?
|
對外搜尋關鍵字: .瓦里斯 .Gregory .Leibniz .史特林公式 .凸函數 .反導函數 .泰勒展開式 .機率密度函數 .normal distribution .隨機變數 .期望值 .Apollonius .Archimedes .牛頓 .Euler .費瑪 .笛卡兒 .Cavalieri .Euclid .Viete |
|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 或 寫信 給我們。) |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
編輯:李渭天 | 最後修改日期:2/17/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