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頁 12345 次頁

圓與π (第 3 頁)

蔡聰明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科學月刊第二十七卷第六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對外搜尋關鍵字
 
圓的周長與面積的關係

考慮半徑為 r 的圓,根據上述的論證,我們得到圓的周長與面積公式分別為 $L=2\pi_1r$$A=\pi_2r^2$ 這裡出現了兩個普遍常數 $\pi_1$$\pi_2$,它們有沒有關係呢?事實上, 圓的面積等於圖六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直角三角形的底邊為圓周長 L,垂直邊為半徑 r

定理3(阿基米得定理): $A=\frac{1}{2}rL$
推論: $\pi_1=\pi_2$
令此共同值為 π,這是尤拉 (Euler) 在1737年首次引入的記號。換言之,圓周長比直徑等於圓面積比半徑平方,這個比值記為 π。因此,圓的周長與面積公式分別為

\begin{displaymath}
L=2\pi r \; , \; A=\pi r^2
\end{displaymath}



圖六

上述定理3的公式 $A=\frac{1}{2}rL$ 是兩面刃:

(i) 若 $L = 2 \pi r$,則 $A = \pi r^2$
(ii) 若 $A = \pi r^2$,則 $L = 2 \pi r$

亦即求得 LA 的任何一個公式就可求得另一個公式。

關於定理3的證明,阿基米得仍然是採用窮盡法與兩次歸謬法。下面我們提出四種美妙的重組與極限的論證法。

   
 
重組成矩形



圖七

如圖七,我們可以想像,當分割越來越細時,經過重組後的圖形越來越接近於長方形,最後終於變成長方形,長為圓周長之半 $\frac{1}{2}L$,寬為半徑 r。因此,圓的面積為

\begin{displaymath}
A=\frac{1}{2}rL \eqno{(2)}
\end{displaymath}

上述分割重組的圖解也是小學生數學勞作的好題材。

   
 
拆解成三角形

如圖八,當分割越來越細時,三角形的底邊越來越小,連結再一起的底邊終究遍成一直線, 其長度為圓周長 L,高為半徑 r,於是得證(2)式。



圖八

   
 
沿半徑割開重組成三角形

我們再換個圖解的方式,也可以得到(2)式,如圖九。



圖九

   
 
重組成三角形

下面的圖解(圖十)也很有意思,值得參考:



圖十

古希臘數學家是一批非常講究「邏輯證明」的人,對於上述的直觀圖形之論證並不滿意,因此,他們提出窮盡法,並且用兩次歸謬法嚴格地證明(2)式。

事實上,現在我們所採用的論證法是極限操作,再配合圓可以看成是無窮多邊的正多邊形,參見圖十一。極限論證法是從古希臘方法精練出來的,更加簡便與好用,而且整個微積分可以建立在極限論證法上面(也可以採用無窮小論證法)。



圖十一

   

上頁 12345 次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石莉君 / 校對:康明軒 / 繪圖:張琇惠 最後修改日期:2/1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