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頁 1234567 次頁

從畢氏學派到歐氏幾何的誕生 (第 6 頁)

蔡聰明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科學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第七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註釋
對外搜尋關鍵字
 
五、

   
 
歐氏的分析與發現過程

在歐幾里得之前,古希臘的數學已經累積得相當豐富(限於篇幅我們未能詳細介紹),也有人將它們整理成冊,例如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約紀元前440年)就是第一位編輯《幾何原本》(the Elements) 的人。

後來,歐幾里得也總結了他那個時代古希臘的所有數學成果,編輯成13卷的歐氏《幾何原本》。此書最重要的特色是邏輯演繹系統的結構:由少數幾條公理 (axioms) 出發,推導出所有的幾何定理。公理是「直觀自明」的真理,是數學的源頭,無法證明,也不必證明。

歐氏的曠古名著,使得其他版本都黯然無光,乃至消失。歐氏所引起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說的「月昇燈失色,風起扇無功」。

從教育與學習歐氏幾何的觀點來看,我們最感興趣的問題是:

歐氏幾何的公理是怎麼得到的?

此地我們只是提出一種「合理的猜測」而已。至於歐氏當初是怎麼做出來的, 只有天曉得!

關於追尋幾何源頭的故事,最著名的例子要推英國哲學家霍布士(T. Hobbes, 1588∼1679)。下面是歐布烈 (J. Aubrey) 精采的描寫:

那時,霍布士已年過40歲,在一個偶然機會下,他遇見了幾何學。他無意中在圖書館裡看到歐氏《幾何原本》,正好打開在第一冊的第47個定理,即畢氏定理。讀了該定理後,他的第一個反應是「我的天啊,這怎麼可能!」他研讀其證明,發現要用到前面的定理,於是翻到前面讀之,又要用到更前面的定理,如此不斷地逆溯倒讀,最後終於來到幾何的源頭,即公理。霍布士於是肯定了畢氏定理的真確性,也愛上了幾何學。

要言之,歐氏為了證明少數幾個經驗幾何定理,如畢氏定理、三角形三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全等定理、相似三角形基本定理、柏拉圖五種正多面體等等,於是整理前人的工作成果;經過選擇與試誤,加上自己的創見,最後才創造出那些公理,作為對幾何學的提綱挈領與以簡馭繁的了悟。

   
 
等腰三角形定理(又名驢橋定理):

在圖四十三中,若 $\triangle ABC$ 為一個等腰三角形,即 AB=AC,則兩底角相等,即 $\angle B = \angle C$



圖四十三



圖四十四

對於先前所採用折疊的實驗式證法,歐氏不滿意。現在改進如下:

證明一:取 BC 的中點 M,連結 AM,則

\begin{displaymath}
\triangle ABM \cong \triangle ACM \quad (s.s.s.)
\end{displaymath}

於是 $\angle B = \angle C$

證明二(鏡影證法,A looking glass proof):

$\triangle ABC$ 翻轉變成 $\triangle A'C'B'$,此時形狀、大小、角度皆不變,參見圖四十四,則

\begin{displaymath}
\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A'B'C' \quad (s.a.s.)
\end{displaymath}

從而 $\angle B = \angle C' =\angle C$。反過來,逆定理也成立:

如果 $\angle B = \angle C$,則 AB = AC,參見圖四十三。

證明一(鏡影法): 在圖四十三與四十四中,因為

\begin{displaymath}
BC=C'B',\angle B'= \angle B=\angle C= \angle C'
\end{displaymath}

所以 $ \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A'C'B' \quad (a.s.a.)$ 從而 AB=AC

證明二(反證法或歸謬法): 假設 AB>AC。在 AB 內取一點 D,使得 BD=AC。連結 CD。因為 $\angle B = \angle C$,且 BC 共用,所以

\begin{displaymath}
\triangle ACB \cong \triangle DBC \quad (a.s.a.)
\end{displaymath}

但是 $\triangle DBC$ 只是 $\triangle ACB$ 的一部分,這就跟「全量大於分量」牴觸。同理,若 AB<AC,也得到矛盾。所以只好 AB=AC

再退一步,三角形的全等定理 (s,a.s., a.s.a, s.s.s.) 為何成立?以下只追究a.s.a.定理,其餘兩個同理可證:



圖四十五

兩角夾一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即三個邊及三個內角皆對應相等。在圖四十六中,假設 $\angle B = \angle B'$$\angle C = \angle C'$BC=B'C'



圖四十六

證明(移形疊合法):將 $\triangle A'B'C'$ 搬移到 $\triangle ABC$ 上,讓 B' 點落在 B 點上且 B'C' 落在 BC 上。因為 B'C'=BC,故 C' 落在 C 點上。又因為 $\angle B = \angle B'$$\angle C' = \angle C$,故 B'A' 落在 BA 上,C'A' 也落在 CA 上。於是 A'A 重合,從而 $\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A'B'C'$

總結上述,我們追究等腰三角形定理為何成立的理由,結果用到了三個命題:

(i)兩點決定一直線。

(ii)幾何圖形可以移動而不變。兩個圖形可以完全疊合在一起就是全等。

(iii)全量大於分量。

歐氏認為它們是「顯明的」,不必再追根究柢下去,於是決定立下「界碑」,當作公理。只要承認這三條公理,配合歸謬法就可以推出等腰三角形的正逆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全等定理。

   
 
三角形三內角和定理

定理:三角形三內角和為一平角。

早先畢氏學派利用平行公理(即在一平面上,遇直線外一點可作一直線平行於已知直線)的證明並沒有瑕疵(定理四),但是歐氏不滿意。對於畢氏的平行公理,他也要證明,下面就來分析歐氏的整個證明過程。

證明三內角和定理:

C 點作一直線 CE 平行於 AB,並且延長 BCBD,則 $\angle A = \angle ACE$(內錯角相等) $\angle B = \angle ECD$(同位角相等)



圖四十七

於是 $\angle A + \angle B + \angle C = \angle ACE + \angle ECd + \angle C$。右項為一平角,故 $\angle A + \angle B + \angle C$ 為一平角。

這裡用到四個命題:

(i) 線段可任意延長。

(ii) 等量加等量還是等量。

(iii) 畢氏平行公理。

(iv) 內錯負、同位角相等。

對於(i)與(ii)歐氏認為已是「水清見底」,應當立下界碑,當作公理。對於(iii)與(iv)還需證明。

補題一:在一平面上,過直線外一點可作一直線平行於已知直線。

作圖:這是一個尺規作圖問題。設 AB 為已知直線,P 為線外逼點, 在 AB 上任取一點 Q,連結 PQ。在直線 PQ 上的 P 點作 $\angle DPQ = \angle AQP$。延長 PD 成為 CD,則 CD 即為所求的直線,因為內錯角相等,故 CD // AB



圖四十八

補題二: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則內錯角相等或同位角相等或同側內角互補 $\Longleftrightarrow$ 兩直線平行。如圖四十九, $\angle 1 = \angle 2$$\angle 2 = \angle 3$$\angle 2+\angle 4$ 為一平角 $\Longleftrightarrow$ L1 // L2

證明: $(\Longrightarrow)$ 我們只證內錯角相等的情形(其他同理可證)。 利用反證法。如果 L1L2 不平行,那麼延長 L1L2 就會相交於某點 P, 形成$\triangle ABP$。但是$\triangle ABP$的外角$\angle 2$大於不相鄰的內角$\angle 1$, 這就跟假設 $\angle 1 = \angle 2$矛盾。



圖四十九

$(\Longleftarrow)$ )假設L1 // L2,我們要證明 $\angle 1 = \angle 2$。 參見圖五十,仍然用反證法。如果 $\angle 1 \neq \angle 2$,不妨假設 $\angle 1> \angle 2$。 因為 $\angle 1 + \angle 4$為一平角,所以 $\angle 2+\angle 4$小於一平角。 於是延長L1L2時會相交。這跟L1 // L2之假設矛盾。



圖五十

在補題一的作圖與補題二的證明中,我們又 用到三個更基本的命題:

(i)以任一點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可作一圓。

(ii)兩直線被第三直線所截,如果同側兩內角和小於兩個直角, 則兩直線延長時在此側會相交。

(iii)三角形的外角大於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對於(i)與(ii)歐氏決定立下界碑,當作公理。對於(iii)還要再追究下去:

補題三:三角形的外角大於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在圖五十一中,$\angle ACD$大於$\angle A$$\angle B$的任何一個。

證明:取MAC之中點,連結BM且延長到E使得BM=ME。因為

\begin{displaymath}
\angle AMB = \angle EMC \quad \mbox{({\fontfamily{cwM0}\font...
...us0.1pt{\fontfamily{cwM2}\fontseries{m}\selectfont \char 16})}
\end{displaymath}

所以 $\triangle ABM \cong \triangle CEM$     (s.a.s) 於是 $\angle A = \angle ACE$。因為

\begin{displaymath}
\angle ACD > \angle ACE \quad \mbox{({\fontfamily{cwM0}\font...
...s0.1pt{\fontfamily{cwM2}\fontseries{m}\selectfont \char 190})}
\end{displaymath}

從而 $\triangle ACD > \triangle A$。同理可證 $\angle ACD > \angle B$



圖五十一

補題四:如果兩直線相交,則對頂角相等。

10



圖五十二

證明: $\angle 1 + \angle 3$ 為兩個直角, $\angle 2 + \angle 3$ 也是兩個直角,所以

\begin{eqnarray*}
&& \angle 1 + \angle 3 = \angle 2 + \angle 3
\mbox{ ({\fontfa...
...nus0.1pt{\fontfamily{cwM1}\fontseries{m}\selectfont \char 182})}
\end{eqnarray*}


同理可證 $\angle 3 = \angle 4$

分析至此,歐氏認為

(i)等量可以互相代換。

(ii)等量減去等量還是等量。

(iii)凡是直角皆相等。

這些都是「顯明的」,可以當作不必再追究下去的公理。

   
 
畢氏定理

$\triangle ABC$ 中,若 $\angle C$ 為直角,則斜邊上的正方形等於兩股上正方形之和。 亦即

ABDE=BCFG+ACHK

畢氏學派原先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來證明畢氏定理, 而對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只證明了任何兩線段是可共度的情形。 由於不可共度線段的出現,使得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之證明不全, 從而畢氏定理的證明也不全。

歐氏完全避開長方形面積公式(特別地,正方形面積公式), 在定理的敘述上,他也不採用 AB2 = AC2 + BC2。 他不用算術而改用幾何來治幾何,他提出新的證明方案,比較煩瑣, 被哲學家叔本華批評為人為造作,說那不是論證而是一種「捕鼠器」的證明 (the mousetrap proof)。這些都是對於畢氏學派失敗的回應。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歐氏的證法。



圖五十三

證明:如圖五十三,過 C 點作 CL // BD,連結 CDAG, 則

\begin{displaymath}
\triangle BGA \cong \triangle BCD \quad (s.a.s.)
\end{displaymath}

所以 $\triangle BGA$ 等於 $\triangle BCD$。(三角形全等則完全疊合)

因為,正方形BCFG等於二倍的$\forall BGA$(同底等高)

長方形BDLM等於二倍的$\triangle BCD$(同底等高)

所以正方形BCFG等於長方形BDLM(等量代換)

同理可證 正方形ACHK等於長方形AELM

因為 正方形ABDE=長方形BDLM+長方形AELM

所以 ABDE=BCFG+ACHK(等量代換)

這裡歐氏所用到的兩個圖形之「相等」, 是指兩個圖形可以完全疊合(即全等)或分割成幾塊後可以完全疊合。 完全疊合當然面積就相等。

補題一:如果一個平行四邊形與一個三角形同底等高, 則此平行四邊形等於三角形的兩倍。



圖五十四

證明:在圖五十四中,假設平行四邊形ABCD$\triangle BCE$同底等高。 連結對角線AC,則AC將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半。 因為$\triangle ABC$$\triangle BCE$同底等高,故 $\triangle BCE = \triangle ABC$。 從而平行四邊形ABCD等於ABCE的兩倍。

補題二:同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相等。



圖五十五

證明:在圖五十五中,假設 $\triangle ABC$$\triangle BCD$ 同底等高。 連 AD 並且延長成 EF,使得 EBCADBCF 皆為平行四邊形,則

EBCA=DBCF(同底等高)

因為 $\triangle ABC$EBCA 的一半,並且 $\triangle BCD$DBCF 的一半, 所以 $\triangle ABC=\triangle BCD$

補題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平分此平行四邊形。

證明:在圖五十六中,因為 $\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CDA$ (a.s.a.),所以

\begin{displaymath}
\triangle ABC = \triangle CDA
\end{displaymath}



圖五十六

補題四:同底等高的兩平行四邊形相等。



圖五十七

證明:在圖五十七中,設 ABCDEBCF 為同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 因為 $\triangle ABE \cong \triangle DCF$ (a.s.a), 所以 $\triangle ABE = \triangle DCF$。兩邊同時減去 $\triangle DGE$, 則得梯形 ABGD 等於梯形 EGCF。兩邊再同時加上 $\triangle BCG$, 得到 ABCD=EBCF

在畢氏定理的證明中,作平行線、作兩點連線、等量代換、三角形的全等, 最終都化約成十條公理。綜合回去,就完成了畢氏定理的證明。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證起畢氏定理來就是這麼煩瑣,這是不可共度線段惹出來的麻煩。

事實上,將圖十二的證法稍作修飾,仍可不必用到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就可證明畢氏定理。這應該是畢氏定理最簡潔的證法。歐氏捨簡就繁,令人費思量。

歐氏《幾何原本》的第一冊總共有48個定理。歐氏將最後的定理四十七與定理四十八分別安排為正逆之畢氏定理,作為第一冊之最高潮。

畢氏定理之逆定理:在一個三角形中,如果一邊上的正方形等於另外兩邊上的正方形之和,則後兩邊的夾角是直角。



圖五十八

證明:在圖五十八中,設 AB 上的正方形等於 ACBC 上正方形之和, 我們要證明 $\angle ACB$ 是直角。

C 點作 CD 使得 $\angle ACD$ 為直角,取 CD=BC, 連結 AD,則 ACBC 上正方形的和等於 ACCD 上正方形的和。 因為 $\triangle ACD$ 為直角三角形,由畢氏定理知,ACCD 上正方形之和等於 AD 上之正方形。 由假設知,AB 上的正方形等於 AD 上的正方形,於是邊 AB 等於 AD。從而

\begin{displaymath}
\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ADC \quad (s.s.s.)
\end{displaymath}

所以$\angle ACB$等於$\angle ACD$。但是$\angle ACD$為直角, 故$\angle ACB$也是直角。註:

   
 
相似三角形基本定理

在兩個三角形中,如果三個內角對應相等,則對應邊成比例, 如圖五十九,假設 $\angle A = \angle A'$$\angle B = \angle B'$$\angle C = \angle C'$,則

\begin{displaymath}
\frac{AB}{A'B'}=\frac{AC}{A'C'}=\frac{BC}{B'C'}
\end{displaymath}



圖五十九

證明:在ABAC上取D,E兩點使得AD=A'B'AE=A'C'。 則

\begin{displaymath}
\triangle ADE \cong \triangle A'B'C' \quad (s.a.s.)
\end{displaymath}

於是 $\angle ADE = \angle B' = \angle B$$\angle AED = \angle C' = \angle C$ 從而DE平行於BC。因此

\begin{displaymath}
\frac{BD}{AD}=\frac{CE}{AE} \mbox{({\fontfamily{cwM0}\fontse...
...s0.1pt{\fontfamily{cwM2}\fontseries{m}\selectfont \char 248})}
\end{displaymath}

兩邊同加一(或由合比定理)知

\begin{displaymath}
\frac{AB}{AD}=\frac{AC}{AE}
\end{displaymath}

作等量代換得

\begin{displaymath}
\frac{AB}{A'B'}=\frac{AC}{A'C'}
\end{displaymath}

同理可證

\begin{displaymath}
\frac{AC}{A'C'}=\frac{BC}{B'C'}
\end{displaymath}

補題一:如圖五十九之左圖,在$\triangle ABC$中,若DE // BC,則

\begin{displaymath}
\frac{BD}{AD}=\frac{CE}{AE}
\end{displaymath}

證明:連結BDCD,則$\triangle ADE$$\triangle BDE$具有相等的高, 所以

\begin{displaymath}
\frac{\triangle BDE}{\triangle ADE}=\frac{BD}{AD} \mbox{({\f...
...s0.1pt{\fontfamily{cwM2}\fontseries{m}\selectfont \char 249})}
\end{displaymath}

同理可證 $\frac{\triangle CDE}{\triangle ADE}=\frac{CE}{AE}$

因為 $\triangle BDE=\triangle CDE$(同底等高),所以

\begin{displaymath}
\frac{BD}{AD}=\frac{CE}{AE} \quad \mbox{({\fontfamily{cwM2}\...
...s0.1pt{\fontfamily{cwM5}\fontseries{m}\selectfont \char 178})}
\end{displaymath}

補題二:在圖六十中,$\triangle ABC$$\triangle ADE$具有相等的高, 則兩三角形的比等於底邊之比,即

\begin{displaymath}
\frac{ABC}{ADE}=\frac{BC}{DE}
\end{displaymath}



圖五十九

如果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則補題二是顯然的。但是, 當不可共度線段發現後,歐氏不使用長方形面積公式, 連帶地也不使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因此,補題二證明起來就很麻煩了。 我們分成兩種情形來討論:

(i)當BCDE是可共度的情形。

這時只需用共度單位uBCDE分成,比如m段與n段, 即$BC=m \cdot u$$DE = n \cdot u$。再由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相等(下面補題三), 則得

\begin{displaymath}
\frac{ABC}{ADE}=\frac{m}{n}=\frac{BC}{DE}
\end{displaymath}

補題三:等底且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相等。

證明:在圖六十一中,假設$\triangle ABC$$\triangle DEF$等底且等高, 即兩者介於兩平行線之間且BC = EF。作BG // ACFH // DE, 再連結BDCH,則平行四邊形ACBG等於BCHD, 又等於DEFH(圖五十六上方補題四)。 因為$\triangle ABC$是平行四邊形ACBG的一半, 且$\triangle DEF$也是平行四邊形DEFH的一半(圖五十六上方補題三), 所以$\triangle ABC$等於$\triangle DEF$(等量代換)。



圖六十一

(ii):當BCDE不可共度的情形。

在圖六十二中,沿著 CB 的延長線,從 B 點的左方依次取 n-1 個等於 BC 的線段, 分割點為 $B_2, B_3, \cdots , B_n$。連結 $AE_2,AE_3,\cdots ,AB_n$。 同樣,在 DE 的延長線上,從 E 點的右方依次取 m-1 個等於 DE 的線段, 分割點為 $E_2,E_3,\cdots,E_m$。連結 $AE_2,AE_3, \cdots ,AE_m$。 然則 $B_nC=n \cdot (BC)$$\triangle AB_nC= n \cdot (\triangle ABC)$$DE_m=m\cdot (DE)$,且 $\triangle ADE_m = m \cdot (\triangle ADE)$。 由補題三知,

\begin{displaymath}
n \cdot (\triangle ABC) \frac{>}{<} m \cdot (\triangle ADE)
\Longleftrightarrow n \cdot (BC) \frac{>}{<} m \cdot (DE)
\end{displaymath}

按優多諸斯 (Eudoxus) 檢定法則知

\begin{displaymath}
\frac{\triangle ABC}{\triangle ADE}= \frac{BC}{DE}
\end{displaymath}

現代的極限(逼近)論證方法:

在圖六十三中,將 BC 分成 n 等分,其中 BF 為一等分。在 DE 上,從 D 點開始,依次取 BF 之長,最後到達 G 點,使得 GE < BF。因為 BCDG 可共度,故

\begin{displaymath}
\frac{\triangle ABC}{\triangle ADG}=\frac{BC}{DG}
\end{displaymath}

今令 $n \rightarrow \infty$,則 $ DG \rightarrow DE$$\triangle ADG \rightarrow \triangle ADE$,所以(i)式趨近於

\begin{displaymath}
\frac{\triangle ABC}{\triangle ADE}= \frac{BC}{DE}
\end{displaymath}

   

上頁 1234567 次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朱安強 / 繪圖:簡立欣 最後修改日期:2/1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