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頁 1234567 次頁

中國π的一頁滄桑 (第 2 頁)

洪萬生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科學月刊第八卷第五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師大數學系
對外搜尋關鍵字
 
二、中國π的歷史

中國最早有 π 近似值的書籍是《周髀算經》與《九章算經》,所謂的「徑一周三」就是出自《周髀算經》,當時所取的值是 3。直到西元一至五年,劉歆替王莽製作嘉量斛標準量器時,發覺有估計得更精密的必要,才算出 3.154 之值,後世稱為「歆率」。張衡,後漢南陽人(約西元一三○年),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文學家,設計渾天儀和地動儀,算定圓周率為 $\frac{92}{29}$$\sqrt{10}$。西元三○○年左右,魏朝的劉徽從圓內接正六邊形著手,推至九十六邊形(當時稱做「割圓術」),算出近似值 3.14,後人稱為「徽率」。劉徽後來受到同行的刺激,繼續割圓下去,居然割成一個圓內接正三千零七十二邊形,求得更精密的值 3.14159。無獨有偶地,一千年之後,又出現了一位「瘋子」──趙友欽,把邊數增加到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邊,驗證了祖沖之的密率 $\frac{355}{113}$ 是一項很傑出的估計。

   

上頁 1234567 次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洪瑛 / 校對:黃信元 最後修改日期:5/2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