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第一頁 123 次頁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三卷第三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註釋
 

中國數學史簡說

黃武雄

 
 

我們將引介中國數學史的概貌,把中國數學史史分成啟蒙期、發展期與成熟期 三個時期,逐條列出每一時期各級方法所發展的內容,說明各級方法在各個時 期孕育與成長的情形。自然我們會遇到若干歸屬不清,不易正確列入某一級方 法的內容。由於我們指出的各級方法多少有著一級級發展上來的程序,並不是 互不相干,各自成長的,便不免要有某些題材為不同的兩級或兩級以上的方法 所共用;這種情形尤其容易出現於孕育時期的題材。例如招差法(有限級數求和)。 既起源於堆垛問題,要列出每層個數,自然與幾何形體有關,可列入「轉化方法」的初等基礎。 但它的內容主要是級數求和的計算,顯然又屬「代數方法」的算術基礎。 而朱世傑、郭守敬將招差法換個面貌,就是三次函數內插的逼近問題,演得牛頓的三階差公式,採討日月五星的位置,當然又可將它當作「局部化方法」的一個準備題材。


啟蒙期的中國數學(漢以前)

一般認定,《周髀算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數學典籍,成書時間大約在兩漢之間 (紀元之後)。也有史家認為它的出現更早,是孕於周而成於西漢,甚至更有人說它出現在紀元前1000年。嚴格說來,《周髀算經》是一部天文著作,為討論天文曆法,而敘述一些有關的數學知識,其中重要的題材有勾股定理、比例測量與計算天體方位所不能避免的分數四則運算。例如《周髀算經》認為一年有 $365\frac{1}{4}$ 日而平均有 $12\frac{7}{19}$ 個月,亦即每 19 年應有 7 個閏月,這樣每個月的日數應該是

\begin{displaymath}365\frac{1}{4} \div 12\frac{7}{19}=29\frac{499}{940}\end{displaymath}

但月亮每日所行平均度數為 $13 \frac{7}{19}$ 度(一周以 $365\frac{1}{4}$ 度計算,這點有別於西方數學所採用的 360 度),要求 12 個月以後月亮所在的方位。那麼其問題便在於計算

\begin{displaymath}
29\frac{499}{940} \times 13\frac{7}{19} \times 12 \div 365\f...
...cwM1}\fontseries{m}\selectfont \char 41}}12\frac{17328}{17860}
\end{displaymath}

將其餘數 $\frac{17328}{17860}$ 再乘以 $365\frac{1}{4}$,便知所求方位為 $354\frac{6612}{17860}$

通過算籌,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複雜的計算。比起同時期的西方數學(例如以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所記載的分數性質來看),古代中國數學的定量工作,無疑是遙遙領前的。

稍後出現的《九章算術》(東漢中期,不遲於公元100年)才真正是第一部把古代中國數學已有的知識加以總結的書籍。

《九章算術》的內容實已相當完備,收錄有 246 個題目,分「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章編成。為代數方法與轉化方法提供了初步的基礎。

(i)在代數方法上面,可列為其算術基礎的有
正負數的四則運算(「方程」)
通分、分數四則(「方田」)
比例(「粟米」、「衰分」、「均輸」)
一次不定方程(「盈不足」)
開平方、開立方 (「少廣」)
可當作「未知數原理」的雛形的有
聯立一次方程,即高斯消元法
(「方程」中所謂的方程術 )
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值解法
(「勾股」中的帶從開方法,將有一次項的二次方程化為「少廣」中的開平方法解之)
(ii)在轉化方法上面
關聯 「形」與 「量」的有
面積計算(「方團」,限於直線與圓成的圖形,如三角形、梯形.圓形、弓形、環形等)
體積計算(「商功」,各種由平面圍成的圖形,及圓柱、圓臺及球體積的粗略估計)
勾股定理及相似直角三角形的運用(「勾股」)
 
對外搜尋關鍵字:
朱世傑
郭守敬
勾股定理
歐幾里得
趙爽
劉徽
割圓術
祖沖之
劉歆
張衡
劉焯
王孝通
韓信點兵
秦九韶
大衍求一術
圓周率
一行和尚
徐昂
牛頓
Cavalieri原理
牟合方蓋
Cavalieri
楊輝
李治
沈括
賈憲
增乘開方法
劉益
Horner method
王恂
笛卡兒
天元術
中國剩餘定理
尤拉
高斯
巴斯卡三角
巴斯卡
Fermat
Abel
Galois
程大位

已在第一頁 123 次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楊佳芳 / 校對:楊佳芳 最後修改日期:4/2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