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原作者姓Pagels,據其發音,應譯為「佩格斯」,而非「斐傑斯」。(從第一個譯為「斐」判斷,
譯者中文也白唸了。)如此不大不小的錯失,足見譯事之難,因人名發音多端,非識其人,難知其音。
同樣的錯失亦見於譯本第30頁,諾貝爾物理獎得主Murray Gell-Mann,據發音當譯作「葛爾曼」,
而非「吉爾曼」。不但本書,本系列所有叢書均有相同的錯誤,足見這是編者之失。375頁,法國數學家Galois,
應依法文發音,譯為「加羅瓦」,而非「加洛斯」。
另一錯失是當譯而不譯,或完全誤解。翻譯工作之極致,務求不識外文者,亦能得其思想內容,
所以即令對外文者甚為簡單的字詞或縮寫,皆當逐一譯出。譯名,尤其是科學術語,如有公定或常見的,
亦當採取而非另造。書中數度出現DNA,以譯者知識背景,必知這是「去氧核糖核酸」的縮寫,隨手譯出,
當不費力。又如226頁的CERN,凡略知粒子物理者,皆知這是歐洲核子加速器中心的簡稱,
此中心現有的粒子加速器規模舉世無雙。AT & T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簡稱,不應原文照錄;
IBM雖人盡皆知,中文也以譯出為上。
嚴重些的錯誤,如99頁的soliton,譯為「唯獨體」,不知所云。實則請教量子場論、流體力學、
非線性力學或電子通訊領域中的研究人員,必知這是「孤立子」。
而原文中「Solitons can be thought of as nonlinear solitary waves」一句,
也因前面的誤解而誤譯為「想像唯獨體是一個非線性單一波」,
整句當改作「我們可將孤立子視為非線性的孤立波」。復因如此的誤解,
原文中形容孤立子波形是聚在一處的團狀的「lump」,也被誤譯為「節」,實則還不如換做「結」,
在物理上的意義來得正確。「節」是波振幅為零之處,「結」則是以繩結喻孤立子不會因局部擾動而耗散。
類此最糟的錯失,或許是236頁第7行中,組成物質世界的六種基本物質中,竟赫然出現了「乙醚」!
宇宙中所有的生物頓時成了實驗室內麻醉待剖的青蛙!固然化學中醚的英文名稱正是ether,然而於此出現,
怎可輕忽放過。這名詞的正確譯名實為「乙太」,是十九世紀的物理學家為解釋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遞,
假想出瀰漫宇宙的不可見介質。
又如394頁倒數第4行中關於高德的證明,談及數學是「不完善的」,原文作「incomplete」,
應譯為「不完備的」。這也是不可原諒的疏失,因高中數學課本中談數系一段,
即有關於實數系的完備性介紹。372頁倒數第5行中,將discrete譯為「分離」,
實則此字與分離無關,一般譯為「分立」或「離散」,意指函數取值的點是不連續的。
一般離散數學指的是微積分(分析)以外的數學,包括邏輯、群論、組合學、圖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