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醉月湖的面積談起 蔡聰明
|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二十一卷第二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對外搜尋關鍵字 |
如何將 Green 定理推廣到三維空間?為此,我們要對於 Green 定理的形式與內涵兩方面作更詳細的考察。
|
與 (即(17)與(18)兩式)代表什麼物理意義呢? 由於 Green 公式與 N-L 公式在形式與內涵上都具有相同的本質,所以 、 與函數 f' 應該具有密切關連。
我們採用流體流動的觀點來解釋。考慮一根直線管子,參見圖12,假設橫截面具有單位面積。
今想像有流體在管子中流動,其速度場為
,密度為 。令向量場
這叫做流體的通量向量場 (the flux vector field of the flow)。因此,f(x) 表示單位時間流體通過 x 點處橫截面之通量 (flux)。由於 是向右之單位向量,故當 f(x)>0 時,表示流體向右流過 x 點處的截面;當 f(x)<0 時,表示流體向左流過 x 點處的截面。於是從大域的 (global) 眼光來看,f(b)-f(a) 表示在管段 [a,b] 中,單位時間流體的減少量,即單位時間流體流出 [a,b] 的通量。
另一方面,從局部的 (local) 眼光來看流速場的變化。考慮區間
且
,那麼
表示在管段
中單位時間流體的減少量,從而,牛頓商
表示單位時間單位長度管段
中流體的平均減少量。因此微分
顯然成立。這是一種散度定理。 上述流體的觀點,推廣到兩維平面恰好也就是 Green 定理(20)式的解釋。為了說明這件事,我們必須推廣(21)式。
在(21)式中,分母可改為矩形的面積,但是分子較難推廣,不過並不絕望。我們重新整頓一下
:分母是區間
的長度,記為 |I|,而分子
改為
其中 是 I 的邊界點,符號 (-1)i 表示在左端點取負號,右端點取正號,這樣才符合流體流出 的意思,即在 I 的端點流體是向外流出的。換言之,在邊界點都賦予向外法向之概念,即
設
為兩維平面上的一個向量場,想像成流體的通量向量場。令
為平面上一塊領域,,將(22)式中的求和 改為沿邊界 作積分,即定義:
根據定義, 代表在 (x,y) 點處單位時間單位面積流體向外流出的通量。這是局部變化率,是向量場 的一種「微分」概念。
按兩重積分的定義,
的意義是:將 Ω 分割成無窮多塊的無窮小塊,參見圖13。於是 表示單位時間流體流出 dA 的通量,然後對整個 Ω 連續求和,即作積分,就得到
。由於在內部的邊界,流體的進出恰好抵消,整個合起來只剩下流出邊界
的通量。因此,
代表單位時間流體流出
的通量。另一方面,這個流出通量按定義就是線積分
,所以下式顯然成立:
另一方面,在上述(23)式的定義中,其分子是沿邊界 的向外單位法向作積分,現在如果改為沿邊界的切向 作積分,用循環量 (Circulation) 代替通量 (flux),就得到旋度 (Curl 或 rotation) 的定義:
按重積分的定義,
的意義是:
將 Ω 分割成無窮多塊的無窮小塊,參見圖14。
於是
表示單位時間流體繞 dA 的循環量,然後對整個 Ω 作積分得到
。由於沿內部的邊界之循環量恰好來回抵消,
整個合起來只剩下沿邊界
的循環量。另一方面,這個總循環量按定義就是線積分
,所以下式顯然成立:
下面我們就來證明(25)與(28)兩式。
為了計算方便起見,我們作一矩形,以 (x,y) 點為中心,圍成領域 S,並且四邊跟 x 軸或 y 軸平行,參見圖15。設
,於是四個頂點的坐標為
我們先證明(25)式。為此,必須估算流體流出 S 之通量。流體流出邊界 AB, CD, AD 與 BC 的通量分別約為 其中我們取四邊的中點當估值的代表點。因此,流出 S 的通量約為 由平均變率定理 (Mean value theorem),這個通量為
今將(29)式除以
,再讓 與 趨近於 0,則得
亦即 於是(25)式得證。
其次證明(28)式,仍然參見圖15。我們要估算流體沿邊界 的循環量,即 沿 AB、BC、CD、DA 的線積分,其總和約為
其中 。
將(29)式除以
,再讓 與 趨近於0,得到
亦即 從而(28)式得證。
|
|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 或 寫信 給我們。) |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
編輯:鄧惠文 / 校對:康明軒 / 繪圖:張琇惠 | 最後修改日期:4/26/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