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頁 123456 次頁

數論在密碼上的應用 (第 5 頁)

楊重駿;楊照崑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七卷第二期、第七卷第三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美國海軍研究實驗所;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統計系
對外搜尋關鍵字
 
五、如何尋找大質數

現在也許你有興趣學一點難一些的數論定理了。

定理5.1
a,m 互質,且

\begin{displaymath}ab\equiv ac(\mbox{mod}\, m)\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b\equiv c(\mbox{mod}\, m)\end{displaymath}

證明:
$a(b-c)\equiv 0$(mod m)而a不含m之因子,故b-c必為m之倍數即$b-c\equiv 0$(mod m)本定理得證。

定義
m 為任何一正整數,定義 $\phi (m)$ 為所有小於 m 且與 m 互質的自然數的數目,例如取 m=5,則小於 m 又與m互質的數為 1,2,3,4,故$\phi (5)=4$,又如取 m=12,則小於 m 而又與 m 互質的數為 1,5,7,1l,故 $\phi (12)=4$$\phi (m)$ 一般稱為尤拉函數,是數論中一個重要的函數。

定理5.2
m為一自然數$\phi (m)$表示所有小於m且與m互質的自然數,又以 r1r2,…,$r_{\phi (m)}$表示這些自然數。 。如果am互質,則 ar1ar2,… $ar_{\phi (m)}$$\pmod{m}$ 而言是 r1,r2,…,$r_{\phi (m)}$ 的一個排列。

證明:
$x_i=ar_i \pmod{m}$$0\leq x_i <m$,則

ari=qm+xi

arim 互質,故 xi 必與 m 互質,因此 xir1,r2,…,$r_{\phi (m)}$ 中的一員,但由定理5.2知 $x_i \equiv x_j \pmod{m}$ 之充要條件為 $r_i\equiv r_j$,故所有的 xi 皆不相同,本定理得證。

定理5.3(費馬、尤拉定理)
wm 為兩互質之自然數,$\phi$ 為尤拉函數,則

\begin{displaymath}
w^{\phi (m)}\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證明:
由定理5.2知

\begin{displaymath}
r_1r_2\cdots r_{\phi (m)}
\equiv (wr_1)(w_r2)\cdots (wr_{\phi (m)}) \pmod{m}
\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
r_1r_2\cdots r_{\phi(m)}
\equiv w^{\phi (m)}r_1r_2\cdots r_{\phi (m)} \pmod{m}
\end{displaymath}

$r_1r_2\cdots r_{\phi (m)}$m互質,故

\begin{displaymath}
w^{\phi (m)}\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本定理得證。(此定理為定理2.3之推廣,因m為質數時,$\phi (m)= m-1$)

我們又可以推廣定理2.2,若以 (a,b) 表示 a,b 之最大公約數(公因子),若d=(a,b),則存在兩整數 x,y 可使

ax+by=d

這個證法與定理2.2極相似,求法也是用輾轉相除法。

定理5.4
a,m 為兩個互質之正整數且 1<a<m,若 $a^k\equiv 1 \pmod{m}$,則 k$\phi (m)$ 不互質。

證明:
A為所有$k\geq 1$

\begin{displaymath}
a^k\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之集合,因$\phi (m)\in A$,故A非空集合。令dA中之最小一員,因 $a^1\equiv a \pmod{m}$, 故 $1 \not\in A$,即d>1。設 $a^k\equiv 1 \pmod{m}$,令 k=qd+r$0\leq r<d$,顯然由 $a^d\equiv 1 \pmod{m}$ 可得

\begin{displaymath}
1\equiv a^k\equiv a^{qd+r} \equiv (a^d)^qa^r\equiv a^r \pmod{m}
\end{displaymath}

但因d為此集合中之最小者,故r=0,即k必為d之倍數,且因$\phi (m)\in A$, 可知(k$\phi (m)$)$\geq d >1$,故k$\phi (m)$不互質。

現在我們終於走到了最後一個求證某數是質數的定理。

定理5.5 (魯克斯(Lucas)定理)
m 為大於 1 之整數,a 為任一與 m 互質之數, 若 $a^{m-1} \equiv 1 \pmod{m}$,且對所有的 (m-1) 因子而言, $a^k \not\equiv 1 \pmod{m}$m 必為一質數。

證明:
m 不是質數,則由 $\phi (m)$ 之定義可知 $\phi (m) < m-1$,但由於 a,m 互質,由定理5.3知 $a^{\phi (m)} \equiv 1 \pmod{m}$,由已知條件及前定理知

\begin{displaymath}(m-1,\phi (m))=d>1\end{displaymath}

dm-1之一因子,由(5.1)知存在二整數 x,y 使得

\begin{displaymath}(m-1)x+\phi (m)y=d\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
\begin{array}{rcl}
a^d&\equiv &a^{(m-1)x+\phi (m)y} \\
&\eq...
...m-1})^x(a^{\phi (m)})^y \\
&\equiv &1 \pmod{m} \\
\end{array}\end{displaymath}

故(m-1)有一因子使得 $a^d\equiv 1 \pmod{m}$,與假設相矛盾,故m必為質數,本定理證畢。

這個定理若用來檢定一已知數m是否是質數並不容易,因為m-1的因子往往不易找到 ,前面已談過要分解一個大數的因子是件極費時的事,但這個定理來找一些大質數卻很容易 ,例如我們令

m=2n+1

m的因子只有2,22…,2n個,若我們能試一試一個可能與m互質的數a,像3,5,7之類的而且證得

\begin{displaymath}
a^{m-1}\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
a^{2^{n-1}}\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m必為質數。原因是若

\begin{displaymath}
a^{2^{n-1}}\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則對所有的 k<n-1a2k 都不等於 $1 \pmod{m}$。 (假如 $a^{2^k}\equiv 1 \pmod{m}$$a^{2^{n-1}} \equiv (a^{2k})^{2^{n-1-k}}$ $\equiv 1 \pmod{m}$。)

對一個固定的a而言,這個整個檢驗過程不過一次驗定am互質, 二次 $\pmod{m}$ 而已,比硬除不知快了多少倍。

例:
若令 m=2n-1,則我們若能試出一與m 互質的數 a 像 3,5,7,… 而也證得

\begin{displaymath}
a^{m-1}\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
a^2 \not\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
a^{2^{n-1}-1} \not\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m必為一質數(因m-1=2n-2=2(2n-1-1))目前最大的質數多半都是這樣求得的, 在1979年納爾遜與斯羅溫斯基 (H. Nelson & Slowinski) 用電子計算機證明 244497-1 是一個 13,395 位的質數。 若以 100 元一千字作稿費,把這個數寫出來就是一千三百元,《數播》一頁大約二千字,所以把這個字寫出來要佔去六頁半的篇幅。

例:
p為一質數,st為兩正整數,m=2spt+1則我們若能試出一個與m互質的數a並證得

\begin{displaymath}
a^{m-1}\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a^{2^{s-1}p^t} \not\equiv 1 \pmod{m}\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a^{2^sp^{t-1}} \not\equiv 1 \pmod{m}\end{displaymath}

m為一質數。

例:
p,q 為兩質數,m=2pq+1,則我們若能試出一個與m互質的數d並證得

\begin{displaymath}a^{m-l}\equiv 1 \pmod{m}\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a^{2p} \not\equiv 1 \pmod{m}\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a^{pq} \not\equiv 1 \pmod{m}\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
a^{2q} \not\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m為一質數。

如此這般,我們可以由小而大滾雪球式的很容易的找到許多大質數,由於走的路徑千變萬化,所可能找到的大質數也是一個天文數字。當然電子計算機是不可少的工具。在定理5.5中我們只要求任何一個與m互質的a,因此什麼與m互質的a都可以,根據一般的經驗,若m是質數,很快就可以找到一個小的a像3,5,7之類的滿足定理5.5,若不成功,就可以放棄另找了,反正侯選的m多得不得了,最近有一個極巧妙的結果由Lehmer, Soloorary與Shassen同時發現。即若m不是質數,則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數從2,3,…,到m-1不能滿足 $a^{m-1}\equiv 1$(mod m),可惜我們沒有辦法在本文中證明此一結果。這個結果在另一個角度看來,即一個不是質數的m只有很小的機會能通過許多小的a。我們最後舉一個數字的例子。

例:
257=28+1是不是質數?

m-1=28,故我們若能找到一個與m互質的a

\begin{displaymath}
a^{2^8}\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begin{displaymath}
a^{2^7} \not\equiv 1 \pmod{m}
\end{displaymath}

m即為質數。m=275不是3的倍數,我們先取a=3,我們一步一步的求 $3^{2^7} \pmod{m}$$3^{2^8} \pmod{m}$

k 2k $3^{2^k}\equiv ?$ $\pmod{357}$
0 20=1 $3\equiv 3$
1 21=2 $3^2\equiv 9$
2 22=4 $3^4\equiv 9^2\equiv 8$
3 23=8 $3^8\equiv 81^2\equiv 136$
4 16 $136^2\equiv 249$
5 32 $249^2\equiv 64$
6 64 $64^2\equiv 241$
7 128 $241^2\equiv 256$
8 256 $256^2\equiv 1$

故257是一個質數。

   

上頁 123456 次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陳文是 / 繪圖:簡立欣 最後修改日期:6/1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