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頁 1234 次頁

高中解析幾何後記 (第 2 頁)

黃武雄
筆記:阮貞德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五卷第一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灣大學數學系

註釋
對外搜尋關鍵字
 
第二節、

在1872年,Klein 在 University of Erlangen 的一個演講中,提出了著名的 Erlangen Program。對所謂幾何作了界說,他作這番界說是基於十九世紀以來,各種不同的幾何紛紛出現,但彼此之間的比較涵義卻常含糊。

1822年,Poncelet 承繼自十七世紀以來 Desargues,Pascal, Monge, L. Carnot 及 Brianchon 的成果, 把射影幾何以解析方法代替綜合法,作較有系統的整理,建立了射影幾何的輪廓。 而1829-33年間 Lobatchevsky 與 Bolyai 分別發表了非歐幾何的基礎。 隨後 Riemann (1854) 為正常曲率的橢圓幾何找到了球面的模型。 1868Beltrami 則替負常曲率的雙曲幾何建立在 Pseudosphere 的模型上。各支幾何分門林立,人類對各支幾何的認識越來越豐富了,但幾何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Klein 的界說是「各支幾何都是要研究空間 (space) 1 在某特定運動群 (group of transformations) 下的種種不變性或不變量 (invariants)」。 比如說歐氏幾何是要研究平面(或高維空間)在剛性運動之下的不變性(量),例如長度,角度,面積等等,列個表來說明各種不同幾何的內涵與關係。

就考慮二維的情形:

  Space× Group of Invariants
    Transformations G  
(1)歐氏幾何 平面(R2), G0$\equiv$ 長度,角度,面積,
(Euclidean   {rigid motions 線性(共點性及共
Geometry)   of R2 }, 線三點的分比)
      關聯(incidence)
      交比(crossration)。
       
(2)仿射幾何 , $G_a\equiv$ 線性關聯,交比。
(Affine   {affine trans-  
Geometry)   formations of R2},  
       
(3)射影幾何 $R^2\bigcup$ $G_p\equiv${?}, 關聯,交比。
(Projective {無窮遠點},    
Geometry)      

注意1: 表中的仿射變換(Affine transformation) 指的是linear transformation + translation。 如果考慮仿射幾何(affine geometry),那麼談長度,談角度,談面積, 都變成沒有意義的事,因為長度,角度,面積在仿射變換下都會改變, 都不再是不變量了。不過共線三點經仿射變換之後仍然是共線。 (因此關聯性(incidence)是不變性)。同時注意這三點間的兩距離雖然變了, 但不管是什麼仿射變換,共線三點間的距離的分比( $\frac{\overline{AB}}{\overline{BC}}$ 卻始終不變,所以說共線三點間距離的分比是不變量, 後者與關聯性合在一起,事實上就是所謂的「線性」(linearity)。所以合併起來說:「線性是仿射變換下的不變性」。)

注意2: 通常,當運動群在增大(例如由 Go 擴張到 Ga),則不變性(或量)相應地在減少。

注意3: 我們常將所選的運動群,當作該種幾何的結構(structure)正如在代數對象(如群,環,體)上把集合上的運算當作該代數對象上的結構一樣,有了空間(Space),沒有給定運動群,還不成為幾何,給了某運動群之後,要討論的不變性(或量)的範圍確定了,幾何的結構便清楚了。這便是Klein的Erlangen Program的意思。

注意4: 對於射影幾何,我們的「空間」(Space)是平面加上一些無窮遠點,但它的結構是什麼呢?這個代表其結構的運動群又怎樣以最簡潔的方式表示出來?這便是以下要談的問題。

   

上頁 1234 次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鄧惠文 / 繪圖:簡立欣 最後修改日期:6/1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