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是什麼?數學家究竟做些什麼事?一個嚴格的定義會叫我們進入一死胡同。大致說來,數學和其他科學一樣,它的發展基於兩個原因:一、奇怪的現象;二、數學結果的應用。一個例子是以下的「幻方」:
其中九個不同的數目,橫加、直加,和沿兩條對角線的和都是 15。可惜幻方只是一個奇蹟,沒有什麼應用。另外的一個奇蹟,圓周長 L,對直徑 d 的比率,
,是一個常數。這個結果可是重要了!π 這個數滲透了整個數學!
楊振寧先生講過這樣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德國大數學家高斯(C. F. Gauss, 1777∼1855年)在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出了一個題目:求 1+2+3+ … + 某數的和。同學們都用死算,高斯卻獲得一個公式,可以立刻求得答案。方法是命
將各項倒過來為,則得
由此可見每列兩個數的和都是 n+1。因有 n 列,得
振寧把這辦法講給他的孩子聽,大家都了解和欣賞。但一年後問起這問題,卻都忘了。楊振寧、陳省身同比我們更聰敏的人不同的地方,是我們了解這個推論的美、的力量,聽過之後,永遠不忘。
談到數學的欣賞,讓我再講一個故事。當代有名的數論大家 A. Selberg(1917∼)曾經說,他喜歡數學的一個動機,是以下的公式:
這個公式實在美極了;單數 1,3,5,…… 這樣的組合可以給出 π。對於一個數學家來說,此公式正如一幅美麗的圖畫或風景。凡讀過初等微積分的人大多應碰到這個公式。如果只因為考試而背誦它,這個人便不必讀數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