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解析幾何後記 (第 2 頁) 黃武雄
|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五卷第一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灣大學數學系 •註釋 •對外搜尋關鍵字 |
在1872年,Klein 在 University of Erlangen 的一個演講中,提出了著名的 Erlangen Program。對所謂幾何作了界說,他作這番界說是基於十九世紀以來,各種不同的幾何紛紛出現,但彼此之間的比較涵義卻常含糊。 1822年,Poncelet 承繼自十七世紀以來 Desargues,Pascal, Monge, L. Carnot 及 Brianchon 的成果, 把射影幾何以解析方法代替綜合法,作較有系統的整理,建立了射影幾何的輪廓。 而1829-33年間 Lobatchevsky 與 Bolyai 分別發表了非歐幾何的基礎。 隨後 Riemann (1854) 為正常曲率的橢圓幾何找到了球面的模型。 1868Beltrami 則替負常曲率的雙曲幾何建立在 Pseudosphere 的模型上。各支幾何分門林立,人類對各支幾何的認識越來越豐富了,但幾何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Klein 的界說是「各支幾何都是要研究空間 (space) 1 在某特定運動群 (group of transformations) 下的種種不變性或不變量 (invariants)」。 比如說歐氏幾何是要研究平面(或高維空間)在剛性運動之下的不變性(量),例如長度,角度,面積等等,列個表來說明各種不同幾何的內涵與關係。 就考慮二維的情形:
|
|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 或 寫信 給我們。) |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
編輯:鄧惠文 / 繪圖:簡立欣 | 最後修改日期:6/17/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