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搜尋

.原載於科學月刊第十七卷第三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萊布尼茲的微積分

曹亮吉

 
 

我們談過了牛頓如何突破微積分(參閱〈牛頓如何突破微積分學〉),現在再來看對微積分一樣有決定性貢獻的萊布尼茲,他的微積分又是什麼樣子。

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年)生於來比錫,早歲聰慧,十五歲就進來比錫大學,十七歲畢業,二十一歲(1667年)又從紐倫堡的 Altdorf 大學得到博士學位。學生時代的萊布尼茲主要的興趣在於邏輯、哲學與法律。

畢業後,萊布尼茲進入 Mainz 大選侯的政府。1672年到1676年這段時間,他因外交任務的關係滯留在巴黎,也就在這段時間內,他遇到著名的物理學家 Huygens(Christiaan, 1629∼1695年),引起了他對數學的興趣,而投入微積分學的創造,1676年萊布尼茲回到德國,安頓了下來,成為 Hanover 大選侯的顧問及圖書館主管。

雖然萊布尼茲在巴黎時就得到很多微積分的結果,他在這方面第一篇重要的著作〈求極大小值及切線的新方法〉,卻要到1684年才發表在來比錫的一份雜誌《Acta Eruditorum》上。在這篇文章中,他引進了微分式,給了微分式的四則公式:

\begin{eqnarray*}
d(u \pm v) &=& du \pm dv \\
d(uv) &=& vdu+udv \\
d(\frac{u}{v}) &=& \frac{(vdu-udv)}{v^2}
\end{eqnarray*}


並說明得到極值的條件是 dv=0,得到迴轉點(反曲點)的條件是 ddv=0。 在此之前,微分的計算都是個案的;有了萊布尼茲的微分公式,則只要知道簡單函數的微分,其他由簡單函數經四則運算合成的複雜函數,其微分也就輕易算得,難怪萊布尼茲會為此新方法感到興奮不已。

第二年(1685年),牛頓的一個學生 Craig(John, 1660?∼1731年)寫了一本數學書,提到萊布尼茲的微分學,認為一定有更多的結果還未發表。再過一年(1686年),萊布尼茲在《Acta Eruditorum》發表了〈論一深度隱藏的幾何學及無窮小與無窮大的分析〉一文,為 Graig 的書做書評,並趁機推出更多的萊氏微積分,在這篇文章中,萊氏積分符號 $\int$ 正式登上數學史的舞台。他借用 Graig 所提到有關牛頓的老師 Barrow(Issac, 1630∼1677年)的一個定理,來展示萊氏微積分學的威力。 這個定理用現代的語言來說明是這樣的:如圖一,設曲線通過原點,從曲線上任一點 P(x,y) 作法線交 x 軸於 N,從 P 點的垂足 HN 的距離 v(稱為次法線)是 x 的函數,其從 Ox 的面積為 $\frac{1}{2}y^2$



圖一

萊布尼茲的想法是這樣的:在 P 點無窮小鄰近取曲線上一點 Q,以 PQ 為「斜邊」做一「特徵(直角)三角形」$\triangle PQR$,其兩股 PRQR 為無窮小變化量 dx,dy。則 $\triangle PQR$$\triangle PNH$ 相似,因此 vdx=ydy。從這個「微分」方程式,馬上就得

\begin{displaymath}
\int_0^x v dx = \int_0^x y dy = \frac{1}{2} y^2 \eqno{(1)}
\end{displaymath}

此外,在這篇文章中,他還說圓弧之長及擺線等非代數函數都可用積分的方式表示出來。



圖二

在積分的技巧方面,萊布尼茲是以善用特徵三角形出名的。特徵三角形的想法可溯至Pscal(Blaise, 1623∼1662年)處理圓球表面積的工作。如圖二,在半徑為 r 的圓上,取鄰近的兩個點 PQ。 因特徵三角形 $\triangle PQR$$\triangle AOB$ 相似,所以 PQ:AO=PR:AB。 若以 ds 表弧長 $\stackrel{\frown}{PQ}$(亦即特徵三角形的斜邊 PQ),就得 yds=rdx。因為 $2 \pi yds$ 代表弧長 dsx 軸一圈所得的表面積,其積分

\begin{displaymath}
\int 2 \pi y ds = \int_{-r}^{r}dx = 4 \pi r^2
\end{displaymath}

就是圓球的表面積。

萊布尼茲在巴黎時,Huygens 介紹他讀 Pascal 的文章;萊氏在研讀 Pascal 的這段證明時,突然靈光一閃,發現在一般曲線的場合,法線代替了半徑,也可以算得旋轉體的體積:如圖一所示。從兩個三角形的相似,我們也可以得到 yds = ndx,因此

\begin{displaymath}
\mbox{{\fontfamily{cwM5}\fontseries{m}\selectfont \char 236}...
...ctfont \char 9}} = \int 2 \pi yds = \int 2 \pi n dx
\eqno{(2)}
\end{displaymath}

這兩個三角形相似的另一用法就是(1)式。由於

\begin{displaymath}
v=y\frac{dy}{dx}
\eqno{(3)}
\end{displaymath}

所以為了求得一函數 v(x) 的積分,我們只要找到 y=f(x),使得(3)式成立就好了。譬如,v(x)=xn 時,我們可以試 f(x)=bxm。則因 $\frac{dy}{dx}=mbx^{m-1}$

\begin{displaymath}
y\frac{dy}{dx}=mb^2x^{2m-1}=v(x)=x^n
\end{displaymath}

所以取 $m=\frac{1}{2}(n+1)$, $b^2=\frac{1}{m}$ 就好了。如此就得

\begin{displaymath}
\int x^ndx= \frac{1}{2} y^2 = \frac{1}{2}b^2x^{2m}=\frac{1}{n+1}x^{n+1}
\end{displaymath}

(3)式與(1)式合起來看,我們就得

\begin{displaymath}
\int y (\frac{dy}{dx}) dx = \int ydy
\end{displaymath}

這正是積分中變數代換的一個例子。



圖三

特徵三角形還可以和其他的三角形相似。譬如在圖三中,PT 為切線,AB 為高度固定為 a。由 $\triangle PQR$$\triangle TRB$ 兩三角形相似,就得

\begin{displaymath}
ds:dx:dy=t : \tau : a
\end{displaymath}

因此,譬如說,我們可以得到

\begin{displaymath}
\int ds = \frac{1}{a} \int tdy
\end{displaymath}

而把計算弧長的問題轉變為計算面積的問題。



圖四

然而下面這種相似三角形取法更有用。如圖四,設切線交 y 軸於 Z(o,z), 從 O 到切線的垂足為 H,垂線 OH 長為 h。從 $\triangle PQR$$\triangle OZH$ 兩三角形的相似,可得 hds=zdx,亦即

\begin{displaymath}
\triangle OPQ = \frac{1}{2} hds = \frac{1}{2}zdx
\eqno{(5)}
\end{displaymath}

因此由

\begin{displaymath}
\int_a^b ydx = \triangle OBb + \mbox{{\fontfamily{cwM5}\font...
...y{cwM1}\fontseries{m}\selectfont \char 36}}OAB - \triangle OAa
\end{displaymath}

就得

\begin{displaymath}
\int_a^b ydx= \frac{1}{2} \big[ (xy) \big\vert _a^b + \int_a^b zdx \big]
\eqno{(6)}
\end{displaymath}

因為

\begin{displaymath}
z = y -x\frac{dy}{dx}
\eqno{(7)}
\end{displaymath}

把其中的 y 做一次分部積分 (integration by parts),(6)式就變成

\begin{displaymath}
\int_a^b ydx = (xy) \big\vert _a^b - \int_a^b xdy
\eqno{(8)}
\end{displaymath}

這正是我們常見的分部積分公式。



圖五

(6)、(7)兩式的合用是萊布尼茲計算積分的主要方法。他宣稱由此可以得到所有前人已知的積分;圓周率的計算是這種方法成功的例證。如圖五,圓的方程式為 $y=\sqrt{2x-x^2}$

\begin{displaymath}
z= y - x \frac{dy}{dx} = y - x\frac{1-x}{y}= \sqrt{\frac{x}{1-x}}
\end{displaymath}

由此可得 ${\displaystyle x=\frac{2z^2}{1+z^2} }$,因此

\begin{displaymath}
\begin{eqalign}
\int_0^x ydx &= \frac{1}{2} (xy) \big\vert _...
...\frac{1}{5}z^5+\frac{1}{7}z^7- \cdots)
\end{eqalign}\eqno{(9)}
\end{displaymath}

x=1,就得以萊布尼茲為名的著名公式

\begin{displaymath}
\frac{\pi}{4}=\int_0^1 ydx = 1 - \frac{1}{3}+ \frac{1}{5}- \frac{1}{7}+ \cdots
\eqno{(10)}
\end{displaymath}

若將(9)式重寫成

\begin{displaymath}
z+ \int_0^x zdx - \frac{1}{2}x(y+z) = z-\frac{1}{3}z^3
+ \frac{1}{5}z^5-\frac{1}{7}z^7+ \cdots
\end{displaymath}

而且注意到 z ($=z \cdot 1$) 正好是四邊形 ZOCP(看成是兩個全等三角形$\triangle ZOC$$\triangle ZPC$ 之和)的面積, $\frac{1}{2} x(y+z) $ 是梯形 ZPHO 的面積。兩者相減,再加上曲線 OP 下的面積 $\int_0^x ydx$,等式的左邊正是扇形 COP 的面積,而此面積為

\begin{displaymath}
\frac{1}{2} \angle PCO =\angle ZCO = tan^{-1} z
\end{displaymath}

如此我們就得到反正切函數的展開式

\begin{displaymath}
tan^{-1} z =z-\frac{1}{3}z^3+\frac{1}{5}z^5-\frac{1}{7}z^7+ \cdots
\eqno{(11)}
\end{displaymath}

[請注意:牛頓與萊布尼茲得到 tan-1 z 的展開式都不是先知道其微分為 ${\displaystyle \frac{1}{1+z^2} }$;請參閱上一期本欄,〈牛頓如何突破微積分學〉。]

在牛頓、萊布尼茲之前,微分及積分的計算都是個案的。萊氏不但提供了微分的方法,也提供了積分的方法,而積分的公式,實際上都是利用特徵三角形所得的「微分」方程式轉過來的;也就是說他體會到求積的問題可從曲線的切線性質著手,而且也善於應用微積分基本定理──他曾於1693年在《Acta Eruditorum》發表微積分基本定理。此外他的微積分符號不但使人很快了解微積分的內涵,也使人在微積分的計算上得心應手,因此萊布尼茲的微積分掩蓋了牛頓的,而成為日後微積分學的主流。有了這些貢獻,萊布尼茲自然也成了微積分的創始人之一。

 
對外搜尋關鍵字:
牛頓
萊布尼茲
微分式
極值
反曲點
微分
旋轉體
變數代換
微積分基本定理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朱安強 / 繪圖:簡立欣 最後修改日期:5/3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