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頁 123 已在最後一頁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第 3 頁)

康明昌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數學傳播十五卷一期;本文轉載自《科學月刊》二十一卷十二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灣大學數學系
對外搜尋關鍵字
 
中國與日本的費爾茲獎得主

得過費爾茲獎的東方人只有四位:小平邦彥(1954年)、廣中平祐(1970年)、邱成桐(1983年)、森重文(1990年)。

   
 
小平邦彥 (K. Kodaira)


小平邦彥,1917∼1997

小平邦彥,1915年生於東京,他在東京帝大念數學(1938年)與理論物理(1941年),取得兩個學士學位,1949年東京大學博士,他的博士論文討論黎曼流形的調和形式。他從1944年擔任東京大學數學系助教授,1949年之後陸續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史丹福大學任教,直到1967年才回到東京大學任教。小平邦彥在1957年獲頒日本科學院獎與日本文化界的最高榮譽「文化勳章」,1965年入選為日本科學院院士。

小平邦彥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代數幾何與複流形,他在 Riemann-Roch 定理、複流形的變形理論、代數曲面與解析曲面的分類與結構,都有非常重要而且深遠的貢獻。

   
 
廣中平祐 (H. Hironaka)


廣中平祐,1931∼

廣中平祐,1931年生於日本山口縣,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理學士,1954年;理學碩士,1957年)。1957年代數幾何大師 O. Zariski(1899∼1986年)赴日講學,廣中平祐經由京都大學秋月康夫教授 (Y. Akizuki) 的介紹,乃隨 Zariski 到美國哈佛大學就讀,1960年獲博士學位。1964年廣中平祐成功的解決古典域中奇異點集的化解問題。廣中平祐自1968年任教於哈佛大學,1970年獲得日本科學院獎,1975年日本政府贈予「文化勳章」,1976年入選為日本科學院院士。

奇異點集化解問題是代數幾何與複幾何的大問題。由於這問題難度太高,研究此問題的數學家並不多,但是其重要性卻是大家深信不疑的。廣中平祐從畢業後即全力研究奇異點集問題,其放手一搏的膽識與毅力實在值得後輩景仰師法。廣中平祐於1987年應國科會邀請,來我國做短期訪問演講。

   
 
丘成桐 (Shing-Tung Yau)


丘成桐,1949∼

丘成桐,1949年生於廣東汕頭市。後隨家人移居香港,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其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受業於當代微分幾何大師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1981年獲得美國數學會幾何的大獎 Veblen 獎,198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丘成桐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現任教於哈佛大學。

丘成桐成功的把微分幾何與偏微分方程的技巧與理論結合在一起,他解決許多有名的猜想,在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複幾何、代數幾何、以及廣義相對論,都有永不磨滅的貢獻。

後記:本文承蒙台灣大學賴東昇先生、黃偉彥先生,清華大學顏晃徹先生、高涌泉先生,中正大學鄭國順先生提供許多重要資料與寶貴意見,謹此誌謝。

   

上頁 123 已在最後一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陳文是 最後修改日期:4/2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