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搜尋

.原載於科學月刊第十八卷第一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註釋
 

印度的數學

曹亮吉

 
 

古代四大文明中,中國、埃及、巴比倫的數學發展較為人所熟悉,現在我們來看看印度;然而要讀印度的數學,我們必須也要了解印度的歷史。

1920年代,在印度河流域發現了古代的遺跡,使印度的歷史可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其後的挖掘使地區擴張到現今印度的西北部與西部。在諸多的遺跡中,位於現在巴基斯坦境內的 Mohenjodaro 及 Harappa 兩城市最為有名。這些城市有整齊的街道,完整的排水系統;住宅也有貴族的及各種職業人士的區分。此外還有大澡堂、穀倉等公共建築,也有銅、青銅、鉛或錫製的器皿。原住民有象形文字,可惜至今還無法解讀,所以無法直接了解這支稱為 Harappa 文化的歷史,以及我們所關心的數學發展。然而要支撐這樣高度的文明,不用說,最基本的數學是已經發展了的。

約在三千七百年前,Harappa 文化已開始式微。等到約三千五百年前,亞利安人從中亞進入印度的恆河流域時,這支文化已經消失殆盡。

亞利安人發展了世襲的種姓制度,婆羅門(教士)與武士享有統治權。婆羅門掌管知識,並且不讓平民有一絲一毫的教育;為此,他們反對寫作,而婆羅門教聖詩吠陀 (Veda) 則以口述承傳。亞利安人在印度頭一千年的歷史就因文獻不足而不清不楚。在數學方面,我們只能從吠陀的經文中看出,他們和別的民族一樣,也在天文方面花上一些心思。

西元前六世紀,佛教興起,屏棄了婆羅門教的閉鎖性格,於是文學萌芽,歷史也開始有了可靠的文獻。大概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類稱為 Sulvasutra(用繩法則)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敘述了如何利用繩索,使祭壇的造型能符合宗教上的一些幾何的要求,同時我們也可看出,他們已經熟知了勾股定理;另外,他們把 $ \sqrt{2}$ 表成

\begin{displaymath}
\sqrt{2} = 1+\frac{1}{3}+\frac{1}{3\cdot4} -
\frac{1}{3 \cdot 4 \cdot 34} \quad (\doteq 0.4142156)
\end{displaymath}

也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

西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大帝曾經征服了印度的西北部,使得希臘的天文學與三角學傳到了印度。緊接著亞歷山大大帝之後,Maurya 王朝(西元前320∼185年)興起,在其阿育王時代(西元前272∼232年)勢力達到頂峰,領土不但包括印度次大陸的大部分,而且遠如阿富汗都在其控制之下。阿育王以佛教為國教,每到一重要城市總要立下石柱。從數學的眼光來看,這些石柱讓人感到與趣,因為在石柱上我們可以找到印度阿拉伯數字的原形。

Maurya 王朝之後,印度又分崩成許多小王國,直到西元第四世紀,印度北部才又統一在 Gupta 王朝(320∼550年)之下。在 Gupta 時期,許多富有城市興起,許多大學成立,使得印度成為文化的中心。印度史上第一件天文方面的重要著作:《Surya Siddhanta》(來自太陽的知識),就產生在第五世紀初。從此以後的許多天文作品都含有三角學及三角函數。也就是從這時期開始,數學不再依附宗教禮節,而變成天文學的重要工具。

從 Gupta 王朝的晚期開始,印度又一再受到外族入侵、內部紛爭的影響。從來就沒有獨立統一的局面。然而從六世紀開始到十二世紀為止,卻產生了幾位值得注意的數學家,如 Aryabhata(六世紀)、Varahamihira(六世紀)、Brahmagupta(七世紀)、Mahavira(九世紀)、Bhaskara(十二世紀,見圖一)等。



圖一:Bhaskara 的著作的棕櫚葉版本(約1400年,紙張還未流行)。

從八世紀開始印度教興起,同時回教勢力也開始侵入,佛教在兩者夾攻之下逐漸式微。到了西元1200年左右,佛教在其出生地的印度差不多就完全消失了。這種宗教信仰的變遷,對印度的文化是有非常具大的影響的。印度的數學從此之後就停止不前。

十六世紀初,中亞的蒙古人後裔,南下印度,建立了回化的蒙兀兒帝國。到了十九世紀,英國的勢力完全取代了蒙兀兒,成為印度的主宰者。這一段時期,印度雖然有比較統一的局面,但數學方面仍然沒有進展。因此十二世紀的 Bhaskara 可以說是印度傳統數學的最後一人。直到二十世紀初,印度數學會成立(1907年),出版學會雜誌(1909年),而且又產生了數學怪才Ramanujan(1887∼1920年, 1 ),印度的數學終於漸有起色,而投入了世界數學的發展洪流中。

在印度的傳統數學中,三角學與幾何學是深受希臘的影響的。天文學家Varahamihira說: 「希臘人雖然思想不正(異教徒),但我們該尊敬他們,因為他們有著科學的訓練而凌駕他人。一個婆羅門在思想純正之外,如果還知曉科學,豈不更好?」 雖然如此,印度人卻只學會把三角及幾何應用到天文學或簡單的面積計算。於理論則毫無興趣,所以三角與幾何學在他們手中,幾乎未曾有過有意義的進展。更有進者,有時他們犯了錯誤而不自知,譬如許多數學家認為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為: $ \sqrt{(s-a)(s-b)(s-c)(s-d)}$s 為四邊 abcd 和之半),而忘了這只適用於圓的內接四邊形。

然而印度的傳統數學在算術及代數方面則有相當的成就;這些包括建立完整的十進位記數系統,引進負數的觀念及計算,使代數半符號化,提供開方的方法,解二次方程式及一次不定方程式等。



圖二:Lilavati 書中的一頁,數字及文字都是 Devanagari 的。

印度人要陳述數學題目時,常把它弄得幻想有趣,或者編成詩句,或者加上歷史背景,使得題目能夠吸引人。 下面是個例子:

在某個絕壁頂上,住著兩位苦行者。其中一位因擁有妖術,可以在空中行走。他從山頂垂直升空一段距離, 然後對準某一小鎮『走』去。另一位苦行者,則從山頂上下來,再向小鎮走去。結果兩者的距離相同。 假設……,問……?

另一個例子:


林子裡頭樹木繁茂
纍纍花果樹枝拂地
檸檬香蕉棕櫚芒果
鸚鵡布穀叫聲不絕
池塘蓮花蜜蜂環繞
疲累旅者欣然入林

今有 63 堆數目相同的香蕉,另加7根香蕉,平均分給 23 位旅者,剛好分完。請問一堆香蕉要有多少根?

如果每堆香蕉有 x 根,每人分得 y 根,那麼要解的就是 63x+7=23y 這樣的二元一次不定方程式。他們的解法是這樣的:將 63 與 23 做輾轉相除

\begin{displaymath}
\begin{array}{cc}
63 = 2 \times 23 + 17 & 23 = 1 \times 17 + 6 \\
17 = 2 \times 6 + 5 & 6 = 1 \times 5 + 1
\end{array}\end{displaymath}

然後根據相除的結果把 63/23 寫成連分數

\begin{displaymath}
\frac{63}{23}=2+\frac{1}{1+\frac{1}{2+\frac{1}{1+\frac{1}{5}}}}
\end{displaymath}

將最後的 1/5 去掉,則右邊的分數為 11/4,它是 63/23 的最後第二個漸近分數。 由於 63 × 4 - 23 × 11 = -1,兩邊各乘以 7,移項後就得63 × 28+7 = 23 × 77; 這是一個答案。這種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式 ax+by=c 的方法,是由 Aryabhata 引入,再由後繼的數學家改進的。這種方程式若有解的話,解法的要點在於求 a/b(可假設 ab 互質)的連分數展開,得最後第二個漸近分數 q/p,則 $ ap-bq=\pm1$,再乘以適當的倍數就好了。

除了一次不定方程式外,現在世界通用的印度阿拉伯數字在其發源地的歷史,也值得做深入一點探討。

前面說過,在西元前五百年之前,有關印度的文獻是不足的。因此我們只能從後來的文獻推測早期印度人的數字觀念。

印度人對抽象的數目有所偏好,他們認為要尊崇神祇聖人,最好賦予一些數目。關於佛祖,有如下的說法:「佛祖有32種主要象徵及80種次要象徵來代表他;他的母親32種,他要出生的房子8種。他的母親 Maya-Devi 王后有一百萬名侍女。成千上萬的聖者智者會來朝佛。他的王座是花了成億個 Kalpas 世代(一世代為43億2千萬年)的精工細琢的成品。在孕成佛祖那晚綻開了的蓮花,其花瓣伸展到6千8百萬哩之外。」

在記述佛祖行誼的《Lalitavistara》中,提及佛祖青年時,為了求婚而展現的數數才能。他不但能數到10的421次方,而且也能數出三百萬個世界中的原子總數2 。 在印度的古典文學名著《Mahabharata》(Bharata 宮廷故事)中,也時常提及古代英雄在數數目方面的本事。

不論這些故事的真實性,我們可確定它們的作者對數目都有豐富的想像力,而且對十進位以及數數目可以無窮延伸的原理,都有了相當的了解。然而在古代的梵語中,20、30、……、90,在進位體系未成熟前就已出現,其說法及符號與個位數的沒有絕對的關聯,這是從有位名進步到無位名的十進位位置定值法的一個障礙。一直到西元六百年左右,九個個位數字加上一個零就可以表示一切數目的想法,才趨於成熟。

印度的梵文早期用的是婆羅門文字,因此數字也是婆羅門。在九世紀阿拉伯人 Alkwarizmi 正式引介到阿拉伯之前,這些數字已經有了一些演變,它們可以用 Gvalior 廟宇上的刻文為代表。Gvalior 數字在印度本土則再次演變成 Devanagari 數字(見圖二)。Devanagari 是一種字母,現在的印度文及相關的語系都是用其衍生的字母的。Gvalior 數字傳到阿拉伯,其後分成東、西兩支,西阿拉伯所用的數字終於演變成今日通行於世界的阿拉伯數字(見圖三)。



圖三:印度阿拉伯數字的演變系譜

現在的印度大體上用的是阿拉伯數字,而古老的 Devanagari 數字雖然偶而用及,但其主要的流行地區是在尼泊爾等地 3

 
對外搜尋關鍵字:
印度的數學
Aryabhata
Varahamihira
Brahmagupta
Mahavira
Bhaskara
Ramanujan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石莉君 / 校對:康明軒 / 繪圖:簡立欣 最後修改日期:5/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