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搜尋

.原載於科學月刊十七卷第六期
.作者當時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無窮遠就如在眼前

曹亮吉

 
 

無窮,無論是無窮大、無窮小、無窮多或無窮遠,都是很難理解的。 無窮遠與其他的無窮一樣,古時候的希臘數學家都儘量想辦法避開。歐幾里得的平行公理說,兩直線 ABCD 為另一直線截於 EF(見圖一),若 $ \angle AEF + \angle CFE <180^{\circ}$,則兩直線在 $ \overrightarrow{BA}$$ \overrightarrow{DC}$ 的方向相交。用這種方式表示平行公理似乎避開了無窮遠觀念的困境,然而卻不然。 根據歐幾里得的其他公理可推得,如果 $ \angle AEF + \angle CFE = 180^{\circ}$,則 ABCD 在兩方向都不能相交。什麼叫不能相交?無論怎麼延長都不相交!「無論怎麼延長」似乎就和「無窮遠」打著招呼呢!



圖一

歐氏幾何中雖然有平行的概念,但是當你用眼睛望著平直而平行的兩條鐵軌時,你發現它們似乎在天地相合之處相交。天地相合之處是一種想像中的無窮遠處。等你把所見到的景物,依透視投影的原理畫到畫面上(即,在眼睛、實物兩者聯線與畫面的交點處畫上實物),天地相合之處對應到畫面上的一條直線 l──地平線,而平行的鐵軌變成了兩條相交於 l 的直線(見圖二)。 這是無窮遠具體化的最好例子,也是文藝復興時代因應繪畫而起的透視投影幾何學的重點之一。射影幾何(研究一再投影的性質的幾何),與歐氏幾何在觀念上最不同的地方,是承認無窮遠點的存在,而且還要積極有效地來處理它。



圖二

把眼睛放在一圓的正上方,則眼睛與圓上各點的聯線形成一圓錐。我們知道截面的傾斜度不同,就可以得到橢圓、拋物線、雙曲線等不同的投影。所以這些曲線在投影之下互變。為了進一步了解錐線之間的互變,以及連帶而起的無窮遠點的意義,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子。

在空間中取一點 $ P_0(0,h,k), k\neq 0$,從 P0 點把平面 z=0 投影到平面 y=0 上。我們想知道,平面 z=0 上的橢圓 $\frac{x^2}{a^2} + \frac{y^2}{b^2}=1$,經此投影後會變成什麼樣的曲線。



圖三

假定 |h|<b(見圖三),我們以 $ A(a \sqrt{1-\frac{h^2}{b^2}} , h, 0)$, $ B(-a \sqrt{1-\frac{h^2}{b^2}},h,0)$ 兩點為界,將橢圓分成 C1C2 兩部分,但都不含 AB 點。如果 P=P1 點在 C1 上變動,則 P0 P1 與平面 y=0 的交點 Q=Q1 的軌跡,有如圖四所示,兩者運動的方向以箭頭表示。當 P1 趨近於 A 點時,Q1 趨向圖四左下角無窮遠處(箭頭的方向)。當 P=P1 剛跳過 A 點,而變成 C2 上的點 P=P2 時,相應的 Q=Q2 點,從圖四的右上角無窮遠處沿箭頭方向下來。我們很自然地會把這兩個無窮遠處看成同一點,因為它們要相應於同一點 A。從圖四可以看出,橢圓在此投影下所對應的曲線大約是雙曲線,而前面所提到的無窮遠處,可看成是雙曲線一漸近線的無窮遠點。與 A 點同樣道理,B 點並無投影,但從 P 點在B 點附近的投影來看,B 點要說有投影,則其投影應該是雙曲線另一漸近線的無窮遠點。



圖四

由計算可知(不假定 |h|<b),橢圓 $\frac{x^2}{a^2} + \frac{y^2}{b^2}=1$ 在此投影之下所得曲線的方程式為

\begin{displaymath}
\frac{x^2}{(\frac{a}{k})^2} + (\frac{h^2}{b^2}-1)z^2 + 2kz-k^2 = 0
\end{displaymath}

|h|=b,則此二次方程式的判別式為正,因此真的是雙曲線;若 |h|=b,則為零,是為拋物線;若 |h|>b,則為負,是為橢圓。

由此例可知,在投影之下,這三種錐線的確可以互變;當然,這種投影變換有一點點小缺點,亦即,AB 兩點並無投影,也就是說錐線在投影互變時,失落了一些點,而這些失落的點正是我們想從無窮處找回來的。

我們再從直線與錐線的交點看無窮遠點的意義。直線為(兩個變數的)一次方程式,錐線為二次方程式,所以兩者的交點數,是一個變數的二次方程式的解個數。理論上,交點數是兩個、一個(重交點,即切點)或沒半個。這在橢圓是對的,然而在雙曲線及拋物線時卻有點麻煩。

當直線與雙曲線的漸近線平行時,兩者顯然只有一個交點(見圖五),而且不是重交點(不是切點)。如果我們承認漸近線方向有個無窮遠點,而且它是在雙曲線上,也就是說我們把上面所談的失落的點,補回給雙曲線,則整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平行於漸近線的直線除交雙曲線於一有限點外,還交雙曲線於漸近線方向的無窮遠點。當此直線逐漸往漸近線平移時,則此有限點逐漸趨向無窮遠。等到直線變或漸近線,有限點就與漸近線方向的無窮遠點重合而成了重交點了。



圖五

當直線與拋物線對稱軸平行時,兩者的交點數也有問題;但同樣地,當我們為拋物線添上對稱軸方向的無窮遠點後,問題也就解決了。

以上的討論是從幾何的觀點出發。在數學中,為了更有效地處理無窮遠點,就引進了射影平面;它不但包含原來的歐氏平面,而且還新添了許多無窮遠點。同時又引進了坐標,使得無窮遠點也可以用代數的方法來處理。

考慮三維空間 R3 中的非零向量 X=(x1, x2, x3)xi 不全為 0。把所有這樣的向量分類:兩向量 xy 在同一類的充要條件為兩者只差一個(非零的)乘數:$ x=ty,t \neq 0$x 所屬的類以 <X> = (<x1, x2, x3>) 來表示。我們規定射影平面 P 就是由所有的 <x> 所組成,每個類 <x> 就是 P 中的一個點。

R3 中的幾何觀點來看,P 中的點 <x> 其實就是過原點且以 x 為方向的直線。如何規定 P 中的直線呢?就把 R3 中過原點的平面當做 P 中的直線。 在此平面上,過原點的直線,就相當於 P 中此直線上的點。 以方程式而言,R3 中過原點的一個平面可以用 a1x1 + a2x2 + a3x3 = 0 來表示。 請注意,當 x 換成同類的向量 tx 時,仍然滿足上面的方程式,所以這個方程式可以看成為 P 中的直線方程式。還請注意:ai 不全為 0,而且各乘以同一非零的倍數後,仍表 P 中的同一直線,所以 P 中的直線可以用向量 a=(a1, a2, a3) 或其所屬的類 <a> 來表示,也記做 L<a>

有了新出爐的射影平面 P,首要的工作就是要看它是否就是我們所要的。將 P 分成兩部分: $ \mathbf{P} = \mathbf{E} \bigcup L_{\infty}$

\begin{eqnarray*}
\mathbf{E} &=& {<x> \in \mathbf{P}\vert x_3 \neq 0}, \\
L_{\infty} &=& {<x> \in \mathbf{P}\vert x_3=0}
\end{eqnarray*}


$ \mathbf{L}_{\infty}$ 由方程式 x3=0 所決定,它是 P 中的一直線,由向量類 $ \infty=<0,0,1>$ 所決定,稱為無窮遠直現。E 其實和歐氏平面有同樣多的點,其間的對應為 <x1 ,x2,x3> (x,y), x=x1/x3, y = x2/x3。 所以射影平面 P 的確由歐氏平面(E)及無窮遠直線( $ \mathbf{L}_{\infty}$)所構成。

從幾何的觀點來看,E 中的點 <x> 可用 R3 中過原點且以 x 為方向的線,與平面 x3=1 的交點 ( x1/x3,x2/x3, 1) 來代表,所以 E 可看成 R3 中的平面 x3=1。另外, $ \mathbf{L}_{\infty}$ 中的點 <x1, x2, 0> 可看成為歐氏平面中的方向 <x1, x2>。這樣看來,P 符合從歐氏平面擴張到射影平面的本意。

P 中的直線 L<a> 和歐氏平面中的直線又有怎樣的關係呢?若 L<a> 不是無窮遠直線 $ \mathbf{L}_{\infty}$,亦即 a1,a2 不全為 0,則兩者的交集

\begin{eqnarray*}
\mathbf{L}_{<a>}\bigcap \mathbf{L}_{\infty}
&=& \{<x>\in \mat...
...mathbf{P}\vert a_1x_1+a_2x_2=0,x_3=0\} \\
&=& \{<a_2,-a_1,0>\}
\end{eqnarray*}


恰巧為一點。而 L<a>E 的交集

\begin{eqnarray*}
\mathbf{L}_{<a>} \bigcap \mathbf{E} &=& \{<x> \in \mathbf{P}\v...
...}+a_3=0 \}\\
&=& \{(x,y)\in\mathbf{R}^2\vert a_1x+a_2y+a_3=0 \}
\end{eqnarray*}


正是歐氏平面中的一條直線。

反過來看,歐氏平面中的任一條直線 a1x+a2y+a3=0, a1, a2 不全為 0,加上其方向的無窮遠點 (a2,-a1,0),就變成了射影平面中的直線 a1 x1+a2 x2+a3 x3=0。另外,在歐氏平面中互相平行的兩直線有定比例的 a1,a2,所以擴張到射影平面時,就交於無窮遠點 (a2,-a1,0)。 我們的射影平面 P 的確解決了平行線的交點問題。

再看二次錐線與直線的交點問題。E 中二次錐線 T0 的方程式為 a x2 + 2bxy + cy2 + 2dx + 2ey + f = 0。將它擴張到 P 中,則得(以 x=x1/x3y=x2/x3 代入原式後去掉分母)

T:ax21+2b x1x2+cx22+2d x1 x3+2e x2 x3+ f x32=0

T 除了包含原來的錐線 T0 外,還含有

\begin{eqnarray*}
T\bigcap L_{\infty}
&=& \{<x> \in \mathbf{P}\vert ax_1^2+2bx_...
...\
&=& \{<x>\in\mathbf{P}\vert<x>=<-b \neq \sqrt{b^2-ac},a,0>\}
\end{eqnarray*}


T0 為橢圓,則 b2-ac<0,所以 $ T \bigcap L_{\infty}$ 不含任何點;若 T0 為拋物線,則 b2-ac=0,所以 $ T \bigcap L_{\infty}$ 僅含有一點之 <-b,a,0>。 若 T0 為雙曲線,則 b2-ac>0,所以 $ T \bigcap L_{\infty}$ 含有兩點。而這些增加的點正是我們所希望有的:拋物線對稱軸方向的無窮遠點,以及雙曲線兩漸近線方向的無窮遠點。

射影平面與歐氏平面只相差一無窮遠直線。在沒引進坐標之前,無窮遠顯得很神祕、很特別。有了坐標之後,無窮遠直線就像一般的直線一樣,可以寫成為一次齊次方程式,毫無特殊之處。事實上,射影平面上的任何一條直線,在適當的射影變換之下,都可以對應到無窮遠直線 $ L_{\infty}$;換句話說,就像繪畫中代表地平線的那條直線那樣,任何直線都可以看成無窮遠直線。這樣看來,$ L_{\infty}$ 與歐氏平面渾然成為一體,不像是外來異物。



圖六

更有進者,$ L_{\infty}$ 的引入,使一些原本難證的歐氏幾何定理,變成幾乎是理所當然。我們就以 Desargues 定理加以說明。這個定理說:兩三角形 ABCa'b'c' 的三雙對應頂點的聯線 AA'BB'CC' 若交於一點 P,則三雙對應邊 ABA'B' 的交點 KBCB'C' 的交點 LCAC'A' 的交點 M 要共線(見圖六)。若用歐氏幾何的觀點,這個定理的證明相當麻煩。若採取射影幾何的觀點,則可以選取一個射影變換,把 PK 對應到 $ L_{\infty}$。這時候,因為 PK 都在 $ L_{\infty}$ 上,所以 AA'BB'CC' 在歐氏平面上互相平行,ABA'B' 也一樣,使得整個圖形變成如圖七所示。在這種情形下,只要證明 LMAB 在歐氏平面上平行就好;這是很容易的事。如此,Desargues 定理就完全得證,因為定理的內容只涉及點、線、交點及聯線的問題,所以真確性不因射影變換而有變化。



圖七

無窮遠似乎遙不可及,然而數學居然有摘星的本事,使無窮遠就如在眼前。

 
對外搜尋關鍵字:
無窮
歐幾里得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洪瑛 / 校對:黃信元 / 繪圖:簡立欣 最後修改日期:3/19/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