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運動三大定律

曹亮吉

 



首頁 | 搜尋

.作者任教於台大數學系
 

十七世紀初,Kepler 提出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使西方天文學起了巨大的改變。十七世紀下半,Newton 提出了他自己的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並且證明在適當的條件下,Kepler 行星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是可以互導的。

1601年 Kepler 接替著名的天文學家 Tycho Brahe(1546∼1601年),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宮廷數學家。Kepler 不但接替了 Brahe 的職位,而且繼承了他的遺產──幾十年的星象紀錄(望遠鏡發明前最精確的紀錄)。

Kepler 仔細核算這些紀錄,設想行星運動種種可能的軌道,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1609年發表他的頭兩條運動定律,然後再經過十年的努力,於1619年發表第三運動定律。這三條定律是這樣的:

一、(軌道論)行星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太陽居其一焦點。
二、(面積論)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等長的時間內掃過相同的面積。
三、(周期論)行星繞行太陽一周所需要的時間 T,和行星軌道半軸長 a 之間有如下的關係:T2 : a3 為定值(所有的行星都相同)。

這三條定律將太陽系用數學結成一體,使 Copernicus 的太陽中心說得以確立,使天文學在定性定量兩方面都進入了新紀元。

半個世紀後,Newton 提出了他自己的運動定律,其中第二條說:力向量 $\overrightarrow{F}$、加速度向量 $\overrightarrow{A}$ 與質量 m 之間的關係為 $\overrightarrow{F}=m \overrightarrow{A}$。 Newton 的萬有引力定律則說:質量 M 對質量 m 的引力 $\overrightarrow{F}$$\overrightarrow{F}=-\frac{GmM}{\vert\overrightarrow{P}\vert^3}\overrightarrow{P}$G 為萬有引力常數。此處的 M 所在位置為原點, $\overrightarrow{P}$m 所在位置之位置向量。

如果 M 表太陽,m 表一行星,則由 Newton 第二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可得 $\overrightarrow{A}=-\frac{GM \overrightarrow{P}}{\vert\overrightarrow{P}\vert^3}$, 它把行星運動的位置向量與加速度向量以簡單的公式相聯。

用極坐標,將太陽置於原點,$(r,\theta)$ 表行星的位置。設 $\overrightarrow{U_r}=(\cos\theta,\sin\theta)$ 為位置向量的單位向量, $\overrightarrow{U_{\theta}}=(-\sin\theta,\cos\theta)$ 為與 $\overrightarrow{U_r}$ 垂直的單位向量,t 表時間,則經由連鎖法則的計算可得

\begin{eqnarray*}
\overrightarrow{A}&=&A_r\overrightarrow{U_r}+A_{\theta}\overri...
...eta}&=&\frac{2}{r}\frac{d}{dt}(\frac{1}{2}r^2\frac{d\theta}{dt})
\end{eqnarray*}


Kepler 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之間的互導,其主要架構如下:

一、面積律與向心律相當:$A_{\theta}=0$ 為向心律, $\frac{d}{dt}(\frac{1}{2}r^2\frac{d\theta}{dt})
=0$ 為面積律。
二、假定了面積律(及向心律),則軌道律與平方反比律相當:假定面積律,則 $r^2\frac{d\theta}{dt}=h$ 為一常數,由此可導得(設 $\rho=\frac{1}{r}$

\begin{displaymath}A_r=\frac{h^2}{r^4}\frac{d^2r}{d\theta^2}-\frac{2h^2}{r^5}(\f...
...
\frac{h^2}{r^3}=-h^2{\rho}^2(\frac{d^2\rho}{d{\theta}^2}+\rho)\end{displaymath}

從此式可導得軌道律與平方反比律是相當的。
三、假定了面積律、軌道律(及向心律、平方反比律),則周期律與萬有引力定律(即向心平方反比律中的比例常數與行星無關)相當。

以上的互導做了如下的假定:行星只受制太陽的引力。事實上,根據萬有引力,行星也受到其他行星的引力,只是此引力比太陽的小得太多,其結果使得行星的實際軌道稍有偏離理想的橢圓形軌道;此種現象稱為擾動。

英國天文學家 J. Adams(1819∼1892)及法國天文學家 U. de Verrier(1811∼1877)於1840年代,為了解釋天王星的擾動現象與預期的(受到已知行星的擾動)有些出入,而預測另有一未知的行星。他們都計算了該未知行星的軌道,而根據 de Verrier 的計算,德國天文學家 J. Galle 於1846年用望遠鏡找到了海王星。

故事再重演一遍,根據海王星的擾動,天文學家在1930年找到了冥王星。

Newton 在考慮引力問題時,遇到一難題如下,假定球體各點的密度只與到球心的距離有關,則球體對質點的引力是否等於和質點全集中在球心後對質點的引力?這是有相當難度的三重積分問題,Newton 經過長久的嘗試,最後才以變換變數的方法來解決。

(節錄自曹亮吉主編之《微積分》,16-2及15-4。)

 
對外搜尋關鍵字:
Kepler
Newton
萬有引力定律
Tycho Brahe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黃信元 最後修改日期:9/3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