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bert, David
希爾柏特

 
People
首頁 | 搜尋


 

Hilbert(1862∼1943),德國數學家,於代數不變量、代數數論、幾何基礎、變分法、Hilbert 空間等方面都有了不起的貢獻,堪稱他那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他提倡數學公理化,還有提出「Hilbert 問題」,對於二十世紀的數學發展影響甚大。

1862年 Hilbert 生於 Königberg(當時為東普魯士首都,二次大戰畫入俄羅斯版圖),1880年進入當地大學,1884年得博士學位,1886年起在該大學教書,1892年成為教授並成婚。1895年成為 Göttingen 大學教授,一直到過世為止。

Hilbert 做數學的特色是每一時期只專注於一個領域,把主要問題解決後,就轉往另一領域。

1884至1892年,Hilbert 專注於代數不變量,證明代數式之任一變換群的不變量,都有一組有限的基底,而且可以實際建構出來。1892至1898年則專注於代數數論,奠定了類體論的基礎。1898年開始專注於平面幾何公理化的問題,結果在次年完成《幾何的基礎》一書,為平面幾何建立了完整的公理化系統。1899到1901年則是 Hilbert 的變分法時期,以嚴格的證明,確立了Dirichlet 原理:在邊界曲線及邊界值有稍許限制下,有既定邊界值且有連續偏導的所有可能的函數中,會有某一個函數的雙重積分值會達到最小值。1902年,Hilbert 轉向積分方程,由此導出無窮維線性空間(Hilbert 空間),為隨後的量子物理學儲備了犀利的數學工具。

除了在各領域有傑出的成就外,Hilbert 將幾何嚴格公理化的想法很快普及到數學的各領域,而 Hilbert 自己也認真學習物理,想把物理的各分支公理化;不過他在物理學公理化方面的成就有限。

1922年,Hilbert 轉到研究公理化本身,希望證明一般的公理化系統在獨立性、一致性及完備性都不成問題。但1930年代,Gödel 的幾篇論文卻使這樣的希望未能完全實現。

此外,Hilbert 於1900年巴黎第二屆國際數學會議演講也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數學的發展。他認為問題是數學活動的泉源,而問題有些來自經驗與自然現象,有些則因為要將一門學問做邏輯整合、一般化、特殊化而產生。這種理論與經驗的交互作用使得數學變得非常有用。他在此定名為「數學問題」的演講後半中,舉了23個有待二十世紀數學家來解決的問題,一一加以說明其背景。這就是著名的 Hilbert 問題,它們的確在二十世紀的數學發展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Hilbert 對知識取得這件事一直是樂觀的,相應於哲學家 du Bois-Reymond 的悲觀說法:我們是無知的,而且我也會一直是無知的,Hilbert 提出了終身的信念則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一定會知道。

70歲以後的 Hilbert 身體不太好,記憶也減退。有一天,Hasse 和 Hilbert 談起類體論,Hilbert 卻要求把類體論的基本概念及結果解釋給他聽,隨後 Hilbert 的反應卻是:這的確很漂亮,是誰發明的?

1933年希特勒當權,開始迫害猶太人,Hilbert 的故舊門生紛紛離開德國。Hilbert 變得孤獨,再也沒有活力,就此拖完餘生。

 
對外搜尋關鍵字:
Hilbert
代數不變量
代數數論
幾何基礎
變分法
Hilbert空間
公理化
Hilbert問題
類體論
Dirichlet原理
Godel
 

(撰稿:曹亮吉/台大數學系)

回頁首
 
參閱: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楊佳芳 / 校對:楊佳芳 最後修改日期:6/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