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第一頁 12 次頁

 



首頁 | 搜尋

.原載於數學傳播第十二卷第一期
.原文並未分節,分節及各節標題為網站編輯所加
 

數學中的創造性

廣中平祐 (Heisuke Hironaka)
翻譯:張憶壽(中央大學數學系)

 
 

廣中平祐先生 (H. Hironaka) 是本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是1970年 Fields medal 的得主,也是1975年日本文化勳章的得獎人。 去年(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廣中先生以國科會邀請講習訪問我國,台灣大學以英語發表演講,其中之一便是〈數學中的創造性〉。 本文係依據教育資料館廣中先生演講之現場錄音,採逐句翻譯而寫成,以便同時配合教育資料館的配音工作。廣中先生的演講十分精彩,給予譯者無限啟發,極願與讀者分享。譯文中不妥之處,尚祈各位讀者不吝指正。 另外,《數學傳播》第一卷,第二期有黃奕章先生所譯之〈文化勳章得獎人訪問記〉,可供參考。
-譯者

今天很榮幸能夠到台灣大學來訪問,也很榮幸有機會在台灣大學演講,但是,一想到今天的講題,我的心裡就怕起來了,居然要在這麼多富有創造力的先生面前談創造性! 如果我講創造性講得多了,恐怕會有人說:要是你真的那麼懂得創造性,那你為什麼沒有很高的創造力呢?因此,我必須說,我不懂得創造性,也不曉得一個人要怎麼樣才能夠更加有創造力,但是,有一件事我很清楚,也是我要強調的,那就是,也許我們不十分明白創造性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創造性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各位都曉得,今天台灣在經濟方面的發展正是處於一個飛躍的階段, 許多日本人在到過台灣再回去日本的時候,總會稱讚這個經濟奇蹟, 總會覺得這十年的進步太大了。我想,在經濟起飛以後,生活水準自然提高, 這時候,人們在生活上的要求就不再侷限於食、衣、住、行了。 人們會要求更高一級的活動,會要求做些帶有若干創造性的活動。 我想,在人類的活動中,活動本身能夠帶來最大愉快感受的是創造性的活動。 即使你做的事情不算豐功偉業,也不艱險困難, 但是,只是事情裡頭帶有創造性,而且你感覺到了它, 我保證你一定會有強烈的愉快感受,一定覺得人生充實,意義十足。


前人談創造性

首先,我要引述一些古聖先賢關於創造性的一些看法。關於這些,我讀過很多書, 這期間,有時候我感到十分困惑,我看到太多相互矛盾、相互牴觸的說法。 但是,最後,我還是鬆了口氣,因為,馬克吐溫曾經說, 「富有創造力的天才們往往是滿身矛盾,只有笨瓜才是永遠的一成不變,像石頭一樣」。

我先引述一段莫札特的話,莫札特是音樂天才,很小的時候就在樂曲創作上顯露才華。 他說過類似這樣的話:

當我耳聰目明、神清氣朗的時候,或者是在舒適的用餐完畢散步的時候, 或者在夜裡不想睡覺的時候,忽然間,音樂意念會自然的湧入腦際,彷彿行雲流水, 說有多輕鬆,就有多輕鬆,這些意念從那來,怎麼來,我不知道,我無法控制, 它們出現在我的腦中好像與我無關,不是我刻意努力而得到的。一旦音樂意念多了, 調子會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排列極好,完全依據整篇樂章的要求而各就各位。 我們思緒隨著曲調而燃燒奔騰,所有的意念、曲子都在頭腦中完成, 我的頭腦一下子就把整個樂章譜成,這情形就好像看畫, 一目瞭然的看到了整幅美麗的畫面。它不是依照邏輯的先後次序形成, 更沒有任何細節的交代。它完全是以一個整體出現,讓我在剎那間聽完所有的音樂。

這個現象十分有意思,當然,莫札特是天才,似乎天才是這樣的。事實上呢? 如果你把這段話多讀幾遍,你就不會認為這是非天才不可的事。 譬如說,你去買某個東西的時候,常常是相當本能的、忽然的決定了要去買這個東西, 想出去玩玩的時候,也常常是相當本能的決定去玩玩的,你並不是永遠都仔細的推理、 判斷,然後做出最後的「理智」決定。總之,你是感覺該這麼做,你就這麼做了。 這種決定往往在一念之間形成。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 這是人類思考過程中很有意思的一點。

在人工智慧的研究中,一個研究的目標是要製造能夠思考的機器。 但是,只要我們堅持有條有理的邏輯先後次序,就不可能做出創造性的活動。 這似乎在說,人類具有了一種了不起的「本能」。 甚至於,不只是人類,就是大猩猩也多少具有這種能力。 曾經有人訓練大猩猩,要牠分辨圖片,分辨人物。 通常是實驗室主持人要大猩猩在辨認人物或圖片的時候,按個鈕表示答案,答對了,有獎,可以吃條香蕉之類的東西。 如果你仔細觀察大猩猩做決定的過程,你會發現,它們是一眼看過人物或圖片,便馬上按下按鈕,這個中間似乎沒有一個量度、分析、思索或者判斷的手續。 在辨認物件的過程中,這是一個神妙的東西。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這種隨即反應的思考能力,程度也許有些不同,方式也許不完全一樣。在這裡,我順便強調一下,創造力的表現方式十分繁複,十分分歧。

我剛才引述了一段莫札特的話,現在要引一段愛迪生的話。 愛迪生跟莫札特很不一樣。人人都知道愛迪生曾經說,天才是一份靈感,九十九分努力。 他說,做成功一件事情的三個要素是一、勤勉,二、毅力,三、常識。 除此之外,無它。這個說法也很有趣。 當然,勤勉的意思是當你認為一件事是該做的時候,就立刻做好它, 而不是說,慢慢來,下星期再說。只要眼前有事,是份內的,是做得來的,就快快做好它!

毅力是說在做事的過程中碰到困難,還能不屈不撓,努力向前。 事實上,愛迪生還說過,很多人在一試再試不成,在長期努力後仍舊沒有進展的時候常常會灰心,會認為沒有可以再努力的機會了,但是,他說,灰心的時候,挫折、遲滯的時候,往往就是成功快要來到的時候。人們常常再快要成功的時候反而迷惘茫然。這個情形好像爬山,在距離高山遠的地方遙望,山勢雄偉,令人讚嘆,但是,走近了,真的爬上山了,愈是接近山頂,就越不覺得自己身在雄偉之中。關於毅力,我就說這麼多,下面要講常識。

在人工智慧做研究的人常常有這樣的一個感覺,愈鑽研得深,越會驚訝的發現人們的常識裡邊包含了極為深奧有力的智慧與技巧。 關於這個,有個小故事。有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有一天在火車上碰到一個家庭主婦,聊到他的工作,他說他是搞人工智慧的,他的工作是要製造有智慧的機器。 這位家庭主婦說,「好極了,我每天早上都要做荷包蛋,做的時候,不思不想,十分呆板,這種機械性的工作也許該讓你的機器來幫忙」。 之後,這位教授就想造一台做荷包蛋的機器,造來造去,總是不成。 事實上,許多常識裡的東西,許多人人都會做,多能不假思索去做的事往往不是機械性的,它所牽涉的智慧遠遠超過想像。

從一個意義上來看,常識所代表的是人類能力的最高形式。當著人們談到計算機能夠下棋而認為他智慧高超的時候,似乎沒有注意到計算機不會做很多大家認為簡單的事情。像是在林子裡走路而不撞上樹幹;記了一個東西,忘掉了,又突然聯想起來。許多我們認為極平常毫無智慧可言的東西,在人工智慧專家的眼中卻是智慧無比。

愛迪生讓我著迷的地方是他一面強調用功,一面又強調常識。 許多人有豐富的常識,卻不知怎麼利用它,他說,如果有人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他會發現這創造力是力大無比。問題是很少人知道怎麼把創造力發揮出來,事實上,人們在扼殺自己創造力上也是銳不可當,很少人知道有多少創造力給自己扼殺掉了。 一個關於人類很有趣的特徵是製造恐懼,在莫須有的情況下製造恐懼、製造疑慮來干擾、降低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一旦恐懼、疑慮消失了,我們會發現無比的信心,無比的創造力。

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愛迪生和莫札特的話。乍看之下,兩個人各說各話,甚至有些牴觸,但是,如果仔細推敲一下,你會發現,他們是在談論同一件事的兩個不同方面,好像是錢幣的正面和反面,這麼一想,我就輕鬆多了。

創造力也許是人人都能擁有的東西,人人都在他的專業中、工作中表現他的創造力。 不過,我今天要談的是數學中的創造性,由於沒有黑板,沒辦法寫數學中的式子,我講的東西會非常抽象。

 
對外搜尋關鍵字:
廣中平祐
Fields medal

已在第一頁 12 次頁

回頁首
 
(若有指正、疑問……,可以在此 留言寫信 給我們。)
EpisteMath

EpisteMath (c) 2000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台大數學系
各網頁文章內容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


編輯:陳贊文 / 校對:黃怡碧 最後修改日期:5/4/2002